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生态理论:科学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征

创新生态理论:科学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征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城的建设往往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包括创新生态和自然生态。创新生态理论让科学城的发展不仅看到整体,而且关注细节,是对区域创新的进一步细化研究,也更加贴近真实具体的区域创新发展实际。科学城有四个主要特征,这四个主要特征之间已经构成了基础的创新生态,四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影响会逐步形成复杂的、稳固的创新生态。

创新生态理论:科学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征

1.基本概念

创新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思想来研究创新系统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将生态学方法引入技术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中来。在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应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硅谷的竞争优势,认为硅谷的成功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知识生态体系。创新生态系统是一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各种创新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创新服务机构(政府、金融法律、中介等)、创新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创新体系、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的集合。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念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创新生态系统的存在需要依托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其核心要素是创新主体,其存在方式就是创新主体、各类创新产业相关组织或群体,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中通过创新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发展等活动,带动创新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资源分配、信息传递,从而实现整个创新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动态稳定。由此可见,创新生态系统理念希望构建一种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一种互动竞争、合理均衡、稳定持续、动态发展的运行模式。受此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十分注重创新主体和其他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协同,并且突出强调创新各要素对创新环境的依赖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交流对创新活动的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包括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创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不同创新空间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因此创新生态环境应注重知识和信息交流的便利和畅通。此外,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十分强调系统的动态演化,关注系统的内在运行机理,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也遵循着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这一发展过程。当创新生态系统走向衰亡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威胁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压力,这时候衰败的旧系统或者被新的外来系统所取代,或者进化升级原有系统以使其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系统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之间形成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一系列微妙的作用机制。

简而言之,创新生态强化了创新环境,是对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的融合和丰富。科学城的建设往往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包括创新生态和自然生态。例如,法国的格勒诺布尔科学城在建设选址上就重点考虑了自然生态环境。而加拿大的卡尔顿科学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了渥太华的学术资源和经济实力。我国各地对于科学城的建设往往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期打造最佳的创新环境来促进创新发展。创新生态理论让科学城的发展不仅看到整体,而且关注细节,是对区域创新的进一步细化研究,也更加贴近真实具体的区域创新发展实际。但过分关注细节可能舍本逐末,或者浪费力气而毫无收获,因此,目前我们对创新生态的理解与运用还是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的。

2.主要特征

理解创新生态的主要特征时,可以代入科学城的具体情况,感受科学城的创新生态基本情况。

(1)复杂演进性

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创新主体、创新源、创新链、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创新要素在创新活动中相互作用,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等创新要素构成了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受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发展,二者是共生演化的关系。这种共生演化的关系也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同时具有更为明显的协同性、周期性、自我强化、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创新生态都会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主体会有所增加,创新要素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是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性最突出的表现。

创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由于生态系统中的每个部分(创新要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必然是因为所有创新要素都不能脱离其他要素孤立存在,正是由于创新要素之间存在着的隐蔽的或者明显的复杂联系,造成了创新要素的复杂性,同时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为例,创新活动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参与者的复杂性:在创新活动中,需要进行研发、生产,并且直接参与市场的各种企业,包括随着新兴科技产业大量出现的初创企业、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活动的具体执行需要大量的人才,于是必须有专业对口的各类人才培养基地(例如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创新环境的支持,例如相关的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信息、知识或人才服务,政府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等。在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参与者之间自然会产生连接、沟通,并构建起各种各样的关系,最终形成复杂的立体创新网络。(www.xing528.com)

科学城有四个主要特征,这四个主要特征之间已经构成了基础的创新生态,四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影响会逐步形成复杂的、稳固的创新生态。这就像从三原色中调和出五彩缤纷的颜色一样。科学城的构成要素之间会不停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推动,其创新生态在演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渐复杂,又通过复杂的演变逐步完善,经历完善—衰退—重生—完善的过程。例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建设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级发展,其内部的创新生态经历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是比较成功的。

(2)系统开放性

创新活动需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促成创新生态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顺利、便捷地进行交换,包括信息、物质、科技、能量、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换。交换是创新的基础,开放是交换的必备条件。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不仅是对外的,同时也是对内的,这都是由创新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在封闭的环境中,难以发掘创新机遇,产生创新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唯有开放的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由于创新活动的发散性和多样性,其所必需知识、信息、资源等要素,并不能集中于一处或者某一区域性的创新生态环境中,而是广泛地、随机地分布于各种经济活动中,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促使这些知识、信息、资源等要素更加顺畅地流动和交换,这也是维持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由于开放性的特点,其发展图景必然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决定着系统发展的速度和敏感度。一方面,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系统内部、内外部之间的各类创新要素的运转速度与角色转换效率,如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等的交换,从而影响整个系统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开放程度也影响着系统发展的敏感度,如开放程度低的系统获取信息必然滞后,甚至会出现错误的信息资源,这往往会成为影响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甚至直接阻碍技术转移。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时捕捉最新的信息,并且顺应市场要求采取切合实际的技术创新战略和方针,才能满足政策、经济、资源等各类环境的要求,跟上时代的脚步。

前面提到的新加坡科学城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缩影。对于科学城而言,开放是条件也是挑战,信息的开放、环境的开放、政策的开放等都是双刃剑,应谨慎而为之。

(3)竞合共生性

竞合共生性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竞合共生有一定相似性。竞合共生指的是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与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开展竞争与合作的共生状态。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每一项创新活动各有其特点,每一个创新主体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并形成了主体独特的发展轨迹,但是主体发展的本质都是将外部开放环境中的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内化为自身的创新动能,并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行为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非零和博弈。竞合共生的目的是实现良性竞争环境中的共同发展,这是由创新生态系统内在持续发展的诉求所决定的。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竞争的基础是合作,竞争的目标是实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竞争与合作从来都是并存的。创新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竞争,任何类型的竞争都能够刺激创新的产生,竞争的存在一直给主体造成压力,同时激发主体通过创新强化自身建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果没有竞争,市场就会失去活力,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必然被自身新生的力量或外来力量所取代,创新生态系统也会进入衰退阶段。合作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基调,合作是实现创新主体之间各创新要素(如能量、信息、物质等)流畅交流的前提。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降低创新的风险,提升主体的产业竞争力和整个系统的适应能力,最终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如果没有长期稳定持久的合作,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就没有保障,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因此竞合共生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系统环境发生了改变,并以这样的方式推动着系统整体的发展和演进。

竞合共生性为科学城内部的创新发展、良性竞争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新思路,这也是我们建设科学城、发展科学城希望看到的局面。创新不仅需要科技研发、高端设备、高级人才,更需要竞争与合作。科技创新要避免一家独大,也要避免过度竞争。在我国的许多科学城里,都为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了非常优惠的入驻条件,鼓励科技创新转化和小微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创新科技产业缺口很大,但是仍要警惕大量科研力量和人才扎堆特定领域的情况,坚持竞合共生的原则,实现科技创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