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迎来新科技革命前夜,新能源和核聚变技术崛起。

全球迎来新科技革命前夜,新能源和核聚变技术崛起。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人类的需求正在有力驱动一系列新的高技术开发。新能源领域,核聚变技术正在寻求新突破,并使其商业化使用成为可能。基于近年来技术创新的新发展,2011年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论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可见,在新需求启动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在不断孕育出新的技术创新。尽管发达经济体和美国仍将是新科技革命的带头羊,但更多新兴国家已经参与这场科技大竞赛。

全球迎来新科技革命前夜,新能源和核聚变技术崛起。

1. 科技创新是时代大需求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内生于经济和社会的技术革新的现实需求越是强烈,科技创新的势头就会越加强劲。

(1)全球人口已超70亿,并将于21世纪中期超90亿,世纪末超10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2010),粮食生产与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2)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推进,正在加剧能源、原材料的短缺;(3)全球生态的持续恶化,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在近年来越加凸出。上述情况表明:新世纪全球性大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尖锐,地球承载力空间愈益紧张。寻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生产方式,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更充分有效地将自然力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实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时代的大需求。

21世纪人类的需求正在有力驱动一系列新的高技术开发。信息网络领域,尽管摩尔式的芯片技术性能18个月翻番奇迹已经结束,但是人们看到,通过要素结合,创造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新产品,如iPhone、iPad、Galaxy的开发,使苹果、三星等企业再次成为信息技术创新明星。

生物技术领域,在基因图谱的研究获得巨大成果基础上,近年来基因组合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于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医疗。根据有关报告,不需多时,艾滋病癌症等难症治疗技术有望被攻克。

新能源领域,核聚变技术正在寻求新突破,并使其商业化使用成为可能。海水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能源将不再是理论,而终将成为现实。

快速成型技术领域,2012年3D打印快速推行,成为近年技术创新的一个亮点。它将计算机技术与新材料技术引入加工制造,创造了一种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的“精细生产方式”。这种生产将创造出在办公室内的依靠IT专家、设计人员、营销专家等来完成产品生产的新生产方式和新产业。(www.xing528.com)

基于近年来技术创新的新发展,2011年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论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尽管看法不一,但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发展,正在通过云计算,以及生产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等趋势,进一步引发和演变为新的“工业制造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革命。

可见,在新需求启动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在不断孕育出新的技术创新。

2. 科学理论新突破有巨大空间

科学是技术的始源。现代科技发明是科学理论结出的果实,当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导源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的进步。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自然科学基本理论获得重大进步:出现了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宇宙暗物质理论等理论新突破。尽管20世纪末以来重大理论发展“沉寂”,基于此,西方一些学界人士担心由此导致技术进步源泉的“枯竭”,但事实上当前大国科学理论研究势头仍然强劲。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找到与希格斯玻色子相吻合的新粒子,以及2013年丁肇中领导的AMS项目取得重大实验成果:发现40万个正电子来自同一源头——脉冲星或暗物质,标志着宇宙理论的新发展。

科学永远处于发展中,是不可穷尽的真理。“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科学本身具有不可穷尽性,人类将永远面对着无限巨大的未知世界。科学知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它时而慢,时而快,暂时的理论创新沉寂往往孕育出新的大突破。因而,应该说,当前世界仍面对着科学基本理论的大突破,并由此推动科技创新上新台阶的发展大趋势。21世纪世界仍处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前夜。尽管发达经济体和美国仍将是新科技革命的带头羊,但更多新兴国家已经参与这场科技大竞赛。在上述大趋势下,我们应树雄心、立大志,不仅应加大应用科技研发力度,争取掌握世界科技制高点,而且要立足务本,加强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力度,争取在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新发展中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