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副业如何请临工,如何赔偿损失?

农村副业如何请临工,如何赔偿损失?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有些经营副业的村民也会在忙不过来时请个临工。不过,实际上在农忙时节,请临工仍要额外支付一定的报酬,具体多少由临工与雇主商议。临工第二天的工资,仍要按照第一天约定的数额支付,双方不用再议价。如果损坏不严重,或者修理后还能继续使用,雇主通常不会让临工赔偿。如果工具完全损坏,雇主便有可能让临工赔偿一部分损失。特别是造价较高的犁和耙,临工损坏要折价赔偿。

农村副业如何请临工,如何赔偿损失?

农业经营过程中,请工是村民解决用工问题时最主要的方式。以往,用工可以分为请临工、短工、长工等几种形式,而每种形式的背后又反映出不同的主雇关系。

(一) 临工

实际上在当地临工和季工都可以被称为短工,为了对两者进行区分,此处称在雇主家只干一天活的村民为临工。

1. 需要请临工的家庭

除了土地较少的家庭,村内大多数有地家庭都要请临工。据艾宝玉老人叙述:“过去,农业生产请短工(指临工)的都少,没劳动力咋办,掌柜的就去十字街那儿请一个短工(临工)。”具体而言,家中土地如果少于10亩,且家中有1—2个壮劳动力,则一般不用再外聘工人。如果家中拥有的土地在10—15亩,并且只拥有1牛1驴和1—2个壮劳力,那么当家人则需要在收割小麦或者杂粮等环节雇用1—2个劳动力。家中拥有土地面积在30亩以下且牲口齐全并拥有1—2个劳动力的家庭,一般要在收割等环节雇用2—3个劳动力。如果家中经营土地(拥有和租赁)面积在70亩以上,则要在雇用长工的同时再外请2—4个劳动力。同时,有些经营副业的村民也会在忙不过来时请个临工。村内大地主虽然不亲自经营土地,但是家中如遇红白喜事或者有其他需要人力去干的家务活,也需要再外聘2—4个劳动力。

2. 请工对象和请工地点

一般而言,去当临工的通常是家中土地较少的男劳力,也有些村民会在农闲时出去打短工,他们年龄多集中在20—50岁。其中有些人会天天去打临工,而有些人只会在找不到其他活路时去打临工。每天早上,本村和外村打算打临工的村民都会蹲在楚铺的十字街上,并在自己的身边放上一把锄头。可以说,楚铺的十字街就是周边几个村落的人力市场。去十字街请工的村民,既有楚铺本村人,也有楚铺附近其他村落的人。

3. 请临工方式

以往,没有雇用长工的家庭需要雇用临工时,一般由当家人亲自去选;雇用有长工的家庭如果家中只有一个长工,就由其去雇用临工;如果家中雇用有两个长工则由二把去雇用临工。雇主到达十字街会首先选择年轻力壮且长相老实的临工。如果某一村民在雇主家打过临工,且雇主也觉得其活干得还可以,那么也可以再次聘请。打临工虽然不要求工具齐全,但有时也要带上几样常用的工具,少数雇主也会凭借对方工具是否齐全这一点来决定是否雇用。此外,如果雇主在十字街发现本村或者外村熟人,也会优先雇用。

4. 临工的待遇

打临工并不一定有工资,但是雇主要负责临工的一日三餐。据艾宝玉老人叙述:“那过去的打临工哩能混个吃饱就中了,长工都给不了几个钱,何况是那打临工的。”不过,实际上在农忙时节,请临工仍要额外支付一定的报酬,具体多少由临工与雇主商议。如果只干半天活,那么雇主一般不会支付其工资,临工吃完午饭便可以离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活干到一半因突然下雨而无法继续干活的情况下。雇主将临工请到家中通常先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开始干活,直到傍晚将工作全部干完。临工在普通家庭吃饭,一般早上就和雇主一起随便吃点,中午吃烙馍卷菜,晚上则吃面汤等流食,和被请去帮忙时吃的基本类似。如果是大佃户家或者是大地主家请的临工,则通常跟着长工一起吃饭,也就是长工吃什么他们吃什么。除了早晚之外,中午基本上吃杂面馍配调制的青椒

以往,雇主也不会为临工提供住宿的地方。吃完晚饭之后,临工必须返回家中居住。不过,如果活还没有干完,雇主又觉得请来的临工活干得还不错,便能让他们第二天再来。由于该村并不缺人力资源,人力又不如畜力值钱,因此临工找不到活干的情况也经常出现。雇主通知第二天再来,便可以解决临工第二天找雇主的问题,也等于变相福利。如果雇主通知第二天再来,到了吃饭的时间,临工自主前往雇主家便可,雇主不用再去请。临工第二天的工资,仍要按照第一天约定的数额支付,双方不用再议价。

5. 临工与工具

以往,去打临工的村民通常会带两三件自己的工具。临工所带工具由自己使用,如果所带工具损坏也由临工自己负责修理,雇主没有赔偿的义务。临工还可以使用雇主家的工具,如果工具损坏则要视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赔偿。如果损坏不严重,或者修理后还能继续使用,雇主通常不会让临工赔偿。如果工具完全损坏,雇主便有可能让临工赔偿一部分损失。特别是造价较高的犁和耙,临工损坏要折价赔偿。不过,如果雇主家有钱或者雇主比较好说话也可能不让临工赔偿。

6. 雇主与临工

一般而言,雇主与临工之间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并不掺杂其他社会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村内大多数村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更愿意请临工而不是请亲友帮忙。雇主家如果没有长工,家中农活由当家人负责,临工只用听从当家人的安排便可。如果雇主与临工认识,那么雇主和临工之间基本关系对等,临工如觉得雇主的活干得不是太好,也可以从旁建议,但雇主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临工到雇有长工的家庭干活,则要听从大把的安排,跟雇主不会有太多的交流。

(二) 短工

在当地短工通常就是指季工,也就是在雇主家最多干一季的短期工。短工因为要在雇主家居住,因此涉及的关系也较临工更为复杂。

1. 请短工的家庭

一般只有村内经营较多土地的大佃户或者是家业较多的大地主才需要雇短工。大佃户聘请短工,多数是因为家中聘请的长工数量不够,而短期内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长工,由是他们便会先聘请一个短工应付暂时的用工难题。有些家庭如果只雇了一个长工,那么他们也会通过每年雇用短工来满足用工需求。大地主雇用短工的情况与之类似,如果家中某长工不愿意继续干或者生病无法干活,家中大把有权雇个短工来弥补家中劳动力的短缺。

2. 当短工的村民

一般而言,以打短工为生的村民多是没有土地且只能靠出卖劳力谋生的人。在该村,村民所请短工通常是本村或者附近村落的熟人。这主要是因为短工要在雇主家中住一段时间,知根知底的人不用再对其诚信等品格进行考察。此外,有些逃荒到楚铺村的村民也会去雇主家做短工,不过他们只会去大佃户家做短工。这主要是因为,逃荒者最开始一般是在村中打临工,其在一户家庭做工时与雇主聊得来,雇主便可能留其做短工。与此相对,大地主家通常财产较多,女眷也相对较多,因此他们多不愿意冒风险去雇用不认识的短工。

3. 短工的雇用

在聘请短工时,一般由家中长工去找,他们会找与自己相熟的村民来做短工。长工将短工引荐到雇主面前后,雇主如果觉得没有问题,雇佣关系便能正式确立。有些大地主甚至不会和短工见面,雇用的决定权由大把掌握。以往,打短工并不需要签合约,具体的上工时间和待遇由雇主与短工口头确认。

4. 短工的待遇

短工在雇主家干活,一般和长工一起吃饭,雇主一日管三顿饭。在打工期间,雇主还会为短工提供住处和一床被子。不过,如果短工就住在本村或者附近村落,那么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回家居住。同时,短工还有假期,他们一个月大约可以休息3—4天。不过,短工不能请假,特别是在农忙时绝对不能请假。农忙时,短工家中如果发生了必须亲自回去解决的事情,雇佣关系通常会立即结束。此时,雇主会立刻支付报酬(已干天数的报酬)并另寻短工。打工结束前,短工一般可领30—40斤细面以及30—40斤粗面或者是与其等值的现金。当然,这只是个大致范围,每个雇主具体给多少还要视双方协商的结果而定。

5. 长工与短工

在打工期间,短工归大把管理,他们要按照大把的要求完成每日的工作。但是,短工却不一定会跟大把刻意保持关系,因为他们通常做完工便会换雇主。可以说,长工和短工在日常生活中地位基本相当,不存在长工比短工高一等的情况。

6. 短工与工具

短工在雇主家劳作时通常使用雇主家的工具。如果工具损坏,一般不用赔偿,但是恶意毁坏的情况除外。不过,如果短工不小心导致雇主家牲口死亡则要适当赔偿一部分。根据牲口的健康程度以及寿命,短工大约要赔偿雇主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小半损失。也正因为如此,短工通常不会干与牲口配合的工作,长工们也不会轻易让短工使用牲口。

7. 短工与雇主

在雇主家工作期间,雇主与短工之间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当然,该村多数大佃户仍要参与劳动。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也会经常和短工交流。如果雇主和短工聊得来,便会建议其明年继续来家中工作;如果聊不来,雇主通常只会监督短工的劳动情况。在工期结束之后,短工更是不用和雇主刻意保持联系,年节时无须来往,雇主家中发生红白喜事也不需送礼或者是来帮忙。

(三) 长工

在当地,长工不仅是经营土地较多家庭农业生产的主力,还要负责家中各种费力的杂活。不过,他们的社会地位却不算太高,常常是村民瞧不起的对象。

1. 当长工的村民:没有土地的村民

通常而言,选择做长工的村民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家中没有土地的村民;第二,家中有土地,却有较多兄弟姐妹的村民。可以说,多数去富户家当长工的村民都是较穷且除了卖力气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的人。这些长工有不少都没有婚配,如果结婚,靠微薄的收入也难以养得起家。过去,该村每一个富户都需要聘用长工,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无地村民都能干得了长工。正常情况下,雇主考虑是否雇用一个村民为长工主要考察以下几个因素:其一,长工的年纪。20—40岁身强力壮且具备了较好生产技术的村民是雇主最乐意雇用的对象。其二,人品。由于长工常年住在地主家中,因此必须要求长工诚实可靠且具备较好的分寸感。除了肯干活,雇主一般还会要求长工不偷盗自家财物,不惦记自家女眷,不在外面乱传家中的事情。其三,能否长干。雇主聘用长工多是期望其能在家中多干几年,如果某一村民身强力壮但是却不能长干,雇主也不会录用。

2. 长工的聘用:“伙计觅伙计”

在当地,长工又被雇主称为“伙计”。想去富户家做长工的村民,通常要请中人为自己做介绍。一般而言,村民所委托的中人就是雇主家的长工。由雇主家的长工做中介,雇主会看在长工的面子上答应请求。同时,自家长工如果老实肯干,雇主会认为其介绍来的长工也是品质较好的村民。有时,富户家有长工离职,富户也会让大把或者二把去寻找一个合适的长工。此外,如果村民知道某一富户家中缺长工,但又不直接认识富户或者富户家中的长工,也可以请村中与富户关系较好的村民为自己做说合人。中人将长工引荐来之后,雇主会亲自与长工交谈,并确认是否录用。如果雇主觉得对方比较合适便会将对方留下,并与对方订立契约。不过,过去雇用长工并不签订纸质契约,一般采取口头要约的形式确立雇佣关系。

3. 长工合同

雇主与长工订立的契约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其一,上工时间。雇主认为与某一村民建立雇佣关系后,通常会通知其从哪一天开始正式上工。从正式上工的时间算起,长工便能在地主家吃住,并开始计算工资。其二,能享受到的待遇。待遇主要包括衣服、吃住、请假、工资等。其三,注意事项。这并不是契约中必须规定的内容,但是签订契约时雇主一般会告知长工注意事项,一旦违反雇主可将其开除。除了这些之外,契约中不规定具体的合同期限,也无须说合人在场见证。

4. 长工待遇

以往,在当地由于无地村民较多,因此长工的整体待遇并不算高。具体而言,长工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待遇

以往,长工在富户家干一年大约能挣一布袋粗粮以及一布袋细粮。在当地,一布袋粮食大约相当于100斤。同时,上述粗粮和细粮并不是脱壳的谷粒,而是已经研磨好的面粉。也有老人表示长工一年可以领3—4布袋粮食,其中粗粮和细粮各占一半。不过,这只是长工工资的最低标准,大把和二把要拿得多一些,地主家管事也会高于这个标准。此外,长工工资可以一年一支付,也可以按季支付。按季节支付,实际上就是长工在家中揭不开锅时向雇主请求先行支付当季薪水。

(2) 饮食待遇

一般而言,大佃户家的长工和佃户一起吃饭,佃户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如果佃户只吃两顿饭,长工也就只吃两顿饭;佃户家改善生活,长工也能改善生活;佃户吃肉,他们也能吃肉。与此同时,佃户必须和长工同桌吃饭。在吃饭时,佃户本人坐于面对门的位置,其他家人围着佃户分别落座。最差的一两个位置,也就是背对门的位置由长工坐。在大地主家中,地主通常不会跟长工同桌吃饭,也有家庭会派长子和他们一起吃饭。在吃饭时,如果长子未成年则可以随便就座,只要和长工坐在一起便可。如果长子已经成年,则要坐在面门的位置上或者坐在桌子的东席上,以此来显示自己作为东家的身份。如果地主派长子和长工吃饭,那么地主和长工也不会分伙吃饭,也就是地主吃什么长工就吃什么。不过,多数地主并不会和长工一起吃饭。

如果地主与长工分伙,会事先和长工约定好一天吃两顿还是三顿。如果吃两顿,每顿饭地主基本上都会提供杂面馍并配以萝卜辣椒豆芽等配菜。艾宝玉老人叙述:“那个时候,一天就吃一顿饱饭,配的那几个菜连油都没有,就是拿水一和,放点盐就行了,其他啥都没有。馍给得比较多。就是俺大(18) 每天等人都吃完了偷偷在馍筐子里拿俩馍,放到衣服里头,趁黑了拿回来,就这俺家才没饿死人。”如果地主提供一日三餐,大方的地主通常会在三餐中都提供杂面馍和配菜。小气的地主则只会在早上和中午提供杂面馍,晚上只提供面汤等流食。还有的地主会限制杂面馍的数量,或者只在晚上一顿限制杂面馍的数量。如果地主不和长工一起吃饭,长工吃饭时一般也不上桌。以地主赵文圆为例,赵家三门的长工在西院的堂屋中吃饭(一说,赵家只有一处院子,长工吃饭在外院的过厅中),吃饭时长工们蹲在饭锅前随意吃完便可。除了日常饮食,地主还会在节气或者收完小麦后为长工改善伙食。此时,长工可以吃到白面馍,却不一定有肉。据村内老人介绍,只有在中秋和过年时地主才会提供肉食。此外,多数地主会先保证长工吃饭,每日厨子做完长工的饭才会做地主的饭。当然,这并不是为了保证长工先有饭吃,而是为了让长工吃完后抓紧干活。

(3) 居住待遇

长工通常可以居住在地主家,具体居住方位前文已做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长工除了可以住在地主家,地主还要为长工提供被子、凉席等物品。不过,所有长工均住在一起,一般睡在一个大通铺上,即使大把、二把也和其他长工住在一起。也有老人认为护院一般不和长工住在一起。如果长工已经婚配也可以回家居住,但前提是其必须是本村人或者是本村附近人。如果长工家距离雇主家较远,那么他们即使已经婚配也不能回家居住。

(4) 请假待遇

该地长工通常一年到头都在雇主家生活,即使过年也和雇主一起过。平日里,长工也不能放假,但是可以请假。据村内老人介绍,长工请假不限期限,请多长时间都可以。但是,农忙时雇主一般能答应的期限不会超过10天,而在农闲时则可以随便请假。此外,请假太长也会影响雇主对于长工的评价,所以多数长工请假不会超过一个月。

(5) 服装待遇

1949年之前,雇主还会为长工提供衣服,主要包括一套夏季衣服、一条手巾以及一身棉衣。夏季衣服每年雇主都会提供一套,棉衣却未必年年都做。至于棉衣的制作周期,完全要看雇主是否大方。不过,艾宝玉老人表示,雇主并不会提供衣服,长工衣物由自己负责。

5. 长工的等级与权属:“大把全活,二把喂牲口”

(1) 长工的等级

通常而言,长工分为大把、二把、一般长工三个等级。如果家中只有两个长工,那一般只区分大把,也就是雇主只指明谁是大把,剩下的长工的身份处于二把和一般长工之间。如果家中的长工数量达到了3—12人,那么雇主就要指明谁是大把,谁是二把。在二把之下通常不再具体区分,都属于一般长工。如果家中的长工数量达到了12—20人,那么有些雇主还会设置三把这个职位,当然不设也可以。此外,该村不少地主由于不从事农业劳动,所以家中长工除了大把和二把之外,还会因功能设置磨把和车把。磨把和车把也受大把管理,地位与普通长工类似,只是具体负责的工作有所不同。

(2) 大把(www.xing528.com)

作为大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一,精通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据靳逢安老人叙述:“大把就是摇耧撒种啥都要会,样样还都精,没这个金刚钻就当不了大把。”大把精通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不仅仅是要自己干得好,还要懂得如何指挥其他长工劳作。其二,办事稳重,在其他长工中较有威信。这主要是因为大把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负责人,他要分配其他长工的工作,并督促完成。如果大把没有威信,其他长工不会听从其安排。因此,大把的年龄要达到30岁以上,有些雇主家的大把甚至年龄会超过45岁。其三,人品厚道,安守本分。品德是否高尚也是雇主选择大把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守本分一是要求大把不偷盗,不乱传雇主家的闲话;二是要求大把必须懂得替雇主考虑,处处维护雇主的个人利益。其四,与雇主关系较好。如果大把与雇主关系不好,必然会造成主雇间配合的难题,也会影响其他长工的心态。同时,大把又是雇主与其他长工之间的桥梁,雇主的意图要由大把替其传达给其他长工。

大把具体负责的事务如下:第一,全面负责生产。这是大把最基本的职责,如果家中只有一两个长工,大把要事无巨细、全面统筹,还要亲自操作每一个劳作环节。第二,决定是否要请工。如果家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大把可以根据情况自主决定是否要请工。第三,监督其他长工。大把除了要分配生产任务,还要监督其他长工是不是按照其要求完成了任务。第四,分偿。这主要是大地主家大把才会干的事情。在大地主家的大把除了负责磨磨、喂牲口的农活之外,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地主管理佃户,特别是监督收租。如果大把参与了这些事情,便能被称为管事,但不是管家。第五,协助雇主管理和分配粮食。这也是管事职责,他们有权拿到仓库钥匙和印版。如赵家管事艾常青就曾在“七老婆”侄子的要求下将钥匙和印版拿出,并帮其偷拿了一些粮食。

(3) 二把

二把在长工中的地位仅次于大把,因此雇主选任二把也需要基于特定的条件:其一,精通农活。二把也要精通于农活,只是不要求像大把一样什么都会。以往,不少雇主家的二把在大把离职之后便会被任命为大把,因此他们基本上也要熟练掌握大多数生产技术。其二,善于喂牲口。这是二把最主要的职责,不懂得如何照料牲口便不能成为二把。其三,具备较高的威信。二把有协助大把工作的职责,因此也要在长工中具备威信,以使其他长工愿意听从其安排。这不仅要求二把活干得好,还要求二把具备一定的年纪。通常二把的年纪要达到25岁以上。当然,如果家中长工只有两个,二把只要能干活就行。其四,具备较好的人品。与大把类似,二把也要本分并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其五,与雇主要有良好的关系。虽然二把不一定和雇主关系非常要好,但二把至少要是雇主认可的人。

与大把类似,二把也有具体负责的事项,具体如下:第一,喂牲口。牲口的喂养与照料由二把负责,一般长工没有二把的允许不能擅自喂养或者使用牲口。第二,干杂活。农业生产和家中的杂活一般由二把负责,他们还有分配其他长工一起从事相关生产的权力。第三,雇用工人。虽然雇用临工和短工的决定由大把做出,但是雇人的过程由二把完成。第四,协助大把管理长工。二把也有协助大把督促其他长工完成工作的职责。

(4) 三把

以往,大多数家庭不设置三把,即使设置三把也不会为其分配具体的工作。多数情况下,富户设置三把是为了辅助大把、二把完成工作,并协助他们管理普通长工。担任三把的长工基本上也是年富力强且具备较好人缘的人。但是,雇主不要求他们在生产上具备太强的技能,比年轻长工熟练,干活麻利就能达到要求。此外,有些家庭设置三把主要是因为三把之下的长工均是未成年的小伙计。小伙计一般只是劳动过程中的辅助者,生产技术并不是非常精湛。为了区分成熟长工和小伙计,雇主才设置三把这一职位。

(5) 磨把和车把

磨把和车把主要依据其功能而命名,磨把就是富户家磨磨的长工,而车把则是地主家的车夫。这两个职位一般只存在于楚铺村的大地主家。由于他们家中往往粮食较多,所以必须请一个磨把专门磨磨。与此同时,大地主家中基本上都拥有马车,必须请一个会赶车的人才能满足出行需求。由于磨把和车把都是因功能而设立,因此雇主并不要求他们精通生产环节,只要他们精通于磨磨和拉车便可。除了专业技能,雇主还往往会要求磨把和车把要忠诚与厚道。特别是车把,因为经常要和雇主外出,所以更要求其不能在外乱传闲话。此外,磨把和车把除了本职工作,也要干家中其他杂活。在亲自从事土地经营的家庭中,车把基本上就相当于二把,但是他们却没有二把的待遇高。

6. 解雇与辞职

长工只要与雇主达成协议,便可以一直在雇主家干活,基本不存在中途解雇的情况。但是,雇主也有开除长工的权力。一般而言,雇主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开除长工:其一,偷盗和乱传闲话。如果长工偷盗雇主东西,或者乱传雇主家闲话,雇主有权立刻开除长工。雇主开除长工,不用支付其当年工资。其二,偷懒,不干活。如果某一长工比较懒惰,雇主会先训斥长工。三番五次训斥无果,雇主便不再训斥,而是会选择在年底发完工资后直接将其解雇。此外,长工也可以主动辞职。如果不打算再继续干,长工通常要在年底前一两个月将决定告知雇主,雇主同意后长工领完当年工资便能回家。这么做主要是留给雇主充足的时间寻找替代者。

7. 工具损毁与赔偿

以往,长工在雇主家干活不需要自带工具,使用雇主家工具便可。长工使用雇主工具,无论大工具还是小工具,只要不是故意损坏就无须赔偿,即使是牲口也是如此。不过,由于长工喂养问题造成牲口死亡,或者是车把在拉车过程中不小心造成牲口意外死亡,那么就要适当赔偿雇主损失。如果雇主较为有钱,或者比较好说话,一般只让长工象征性地赔偿一小部分。如果雇主比较尖酸刻薄,通常要根据牲口的年龄和健壮程度估算价格,再让长工赔偿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8. 老板与长工

以往,经营土地面积在100亩左右的村民,长工一般直接称其为“掌柜的”;如果是拥有土地在500亩以上的村民,长工则要尊称其为“东家”。

(1) 掌柜与长工

长工称之为“掌柜”的村民大多是大佃户。他们虽然是雇主,但是与长工地位大致相当,双方的关系基本上就是雇佣关系。在生产过程中,长工按照雇主安排完成各项生产活动便可。如果就某一生产环节,雇主与长工存在意见分歧,长工可以与雇主商量,谁更有道理就按谁的办。在日常生活中,双方也可以自由交往,长工除了见到雇主要主动打招呼之外,不存在其他交往限制。不过,长工一般不能和雇主家中女眷来往太过密切,除了吃饭,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过多交谈。此外,长工也不用给雇主送礼,即使雇主家发生红白喜事也是如此。不过,雇主家发生红白喜事时,所有杂活都需要长工负责。有长工的家庭,一般不请四邻帮忙。长工不给雇主送礼,相应地雇主也不会给长工回礼,因此长工家发生红白喜事时也不会通知雇主。

(2) 东家与长工

被称为“东家”的村民大多是村内的大地主。他们不自己经营土地,家中农活也完全委托给大把、二把。作为东家,他们的地位通常会比长工高很多,不会和自己家的长工同桌吃饭,也不会和自家长工同桌打牌。不过,村内富户赵国兴却不拘于这些,虽不和长工一起吃饭,却经常在村中牌摊上和长工一起打牌。在大地主家做长工的村民,也要对雇主家人礼遇有加,见到雇主家人要按照对方身份主动跟对方打招呼,并将路让出来让对方先通过。当然,雇主家管事地位要稍微高一些,他们虽然不敢得罪地主家人,但身份上也不比对方低太多。对于家中生产事务,东家只安排大把和二把,其他长工很少有机会和东家直接交谈。同时,大把和二把基本上也要按照东家的意思去办事,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作为东家,他们可以随意谴责长工,长工对此也基本上只能忍受。此外,长工也无须给东家送礼,只要在红白喜事时将活干好便可。

9. 长工与婚姻

以往,在雇主家做长工的村民多是没有婚配的村民,所以雇主家的普通长工多是未成年或者刚成年的小伙计。如果他们家境非常贫寒,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结婚,于是便会在雇主家长期做长工。有些长工到了一定年纪,家中如果有钱为他们办婚事,他们便会在婚配前向雇主辞职。不过,如果雇主与长工住在同一村落或者附近村落则无所谓。在婚配时,长工可向雇主请假,待结完婚再返回雇主家中继续工作。

10. 长工之间的交往

虽然大把可以全权负责日常的农业生产,二把也能指挥其他长工干杂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把和二把就比其他长工身份高一等。不过,由于多数普通长工为未成年或者刚成年的小伙计,所以从辈分上讲普通长工也会更加尊重大把和二把。除了生产,大把和二把对于其他长工的生活没有干预的权力。例如,某一长工决定年前辞职回家结婚,大把和二把就没有强行将他们留下的权力。实际上,对于长工的去留,大把和二把连劝说的权力都没有。如果雇主请长工吃酒席,大把和二把一定要坐在比普通长工更为尊贵的位置上。长工家发生红白喜事时也要互送礼金,却不一定要去帮忙。

11. 长工与村民

如果长工是雇主所在村村民,那么其与本村村民的交往则基本不受长工身份的影响。该村“七老婆”家管事艾常青虽然是长工,但其做事公道,也因此受到了村民的爱戴。如果长工来自外村,那么其与本村村民不会有太多往来的机会,即使有所来往也属于认识的范畴,不会太过亲密。因此,本村村民家中发生红白喜事时既不会请外村长工参加,也不会请他们前来帮忙。

(四) 长工班子

除了聘请长工,还有村民会雇长工班子为他们种地。以往,长工班子又可以分为临时性长工班和长期性长工班两种类型。

1. 临时性长工班

(1) 长工班的雇佣过程

临时性长工班大体相当于短工班,他们只在雇主家干一季。据艾宝玉老人叙述:“长工班有临时哩,还有固定哩,临时的都是麦季种一季,麦罢了就回去了”。雇用临时性长工班的村民通常是该村的大佃户。如果家中没有聘请长工,或者长工碰巧辞职,他们就会聘用临时性长工班。聘用长工班,通常也要由中人介绍,雇主会请相熟的排场人为他们找寻合适的长工班。找到合适的长工班之后,雇主要先与长工头见面,并就长工人数、工具、牲口等问题进行询问。如果雇主觉得满意,便会与长工班约定上工时间,以及相关待遇。

(2) 长工班的生产模式

一般而言,长工班要自带耕牛和工具。如果是临时性的长工班也可能只有一两头耕牛,并不会配置充足的牲口。雇主聘用临时性长工班,会把土地全部委托给他们生产,家中牲口也归他们使用。在委托之后,雇主便不会参与生产过程,但会从旁监督,避免不按要求随意生产的情况出现。

(3) 长工班的分配模式

由于临时性长工班只种植小麦,因此小麦收割之后,雇主就会与他们结算。雇主与临时性长工结算一般只支付粮食,人工和长工班带来的牲口都可以算工钱。长工班的工作效率由雇主直接监督,所以雇主不会担心长工班消极怠工。只要长工班按照雇主要求生产,雇主就会按照约定支付给长工班工资。至于长工班内部则根据长工班组织时的约定进行结算。

(4) 长工班与雇主关系

长工班与雇主只是合作关系,只要事前与雇主约定好分配模式,长工班又满足了雇主的要求便不会引发双方之间的矛盾。在种植过程中,雇主也会时时监督长工班的工作效率,避免其磨洋工。在雇主监督的情况下,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作物减产,与长工班没有任何关系,雇主仍要支付相应报酬。合作结束之后,长工班便与雇主没有了直接联系的必要。如果雇主还需长工班帮忙,可以再通过中人继续雇用。

2. 固定性长工班

(1) 长工班的雇佣模式

雇用固定性长工班的村民多是村中自己经营土地超过100亩的地主。在该村,地主自己经营土地的情况基本上出现在清朝中后期。清朝结束后,他们便更倾向于将土地全部租赁给佃户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在该村,地主自己经营土地成本相对较高。不过,在民国时期该村附近仍有不少地主愿意雇用固定性长工班。固定性长工班通常也要由中人介绍,待主顾之间见面并达成协议之后,他们才能上工。与临时性长工班不同的是,固定长工班通常与雇主采取分成制,例如八五分成。所谓八五分成,就是100亩地中,地主得到其中85亩地的收入,剩下15亩地收入归长工班所有。不过,在分配之前要首先刨除种植所需要的种子。长工班在雇主家工作期间,地主还要为长工提供住处,并为每一个长工提供一日三顿饭或者一日两顿饭。但是,地主不一定和长工一起吃饭,如果一起吃饭也只会派出长子。此外,雇主也有为长工做衣服的义务,每一年长工都可以得到一套夏装、帽子、扇子,第一年雇主往往还要为长工做一套棉衣。长工班干满3—5年,雇主还要为他们再做一套棉衣。

(2) 长工班的生产模式

固定性长工班一般会配齐工具和牲口,也就是完全不使用雇主家的工具和牲口。固定性长工班只要按照雇主的要求完成工作便可。例如,雇主要求小麦按照一年一熟的方式播种,第二季优先种植红薯和豆子,那么长工班便会按照雇主的要求完成工作。在生产过程中,雇主既不会参与劳动,也不会进行监督。这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果会按照比例分成,雇主并不担心长工班会偷懒。

(3) 长工班的分配模式

固定性长工班一般按照比例进行分成,工具的劳损和牲口的死亡并不计算在内。如果工具损坏或者牲口死亡,通常由长工班内部协调,雇主不用对其负责。一般而言,雇主并不会和长工班一年一结算。据艾宝玉老人叙述:“那固定性的长工班,都是退出了再结算,退出了按比例结算。”不过,也有老人表示,固定长工班也是一年一结算。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结算方便,不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长工班内部如何分配则由长工头与长工自主协商。

(4) 长工班与雇主

正常情况下,除了长工头之外,多数雇主不会和长工班内其他成员直接交流,雇主的要求会通过长工头直接传达给长工班内的其他长工。在雇主家发生红白喜事时,长工班也无须给雇主送礼,但要前去帮忙。在工期结束之后,长工班成员便不用再跟雇主刻意保持联系。

(五) 放牛娃

1949年之前,放牛娃一般是没有达到劳动力标准的孩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们只能前往富户家中当放牛娃。

1. 放牛娃的人选

放牛娃多是没有成年的男孩,年龄在10—16岁之间。同时,这些男孩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家中即使有地面积也不会太大。雇主在聘用放牛娃时,一般会聘请本村孩童,不会有人雇用外村人。这主要是因为雇主不会给放牛娃提供住处,放牛娃放完牛要回家居住。

2. 放牛娃的聘用

以往,去富户家当放牛娃也需要中人介绍,一般由孩童的父亲请雇主家长工做中介。雇主与放牛娃父亲见面后,只订立口头契约,契约内容包括上工时间和具体待遇。一般而言,雇主也要为放牛娃提供夏装一套、草帽一个、手巾一条,有的雇主还会为放牛娃做棉衣。放牛娃在雇主家做工期间,和长工一起吃饭,吃完晚饭后再回家休息。此外,放牛娃也有报酬,但报酬较少,相当于长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3. 雇主与放牛娃

雇主与放牛娃居住在同一村落,但是雇主与放牛娃不会有太多往来。特别是大地主家的放牛娃,雇主通常在雇用后就不会再和他们有任何交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放牛娃只听从大把和二把的命令按时放牛便可。由于放牛娃多是一些孩童,所以雇主家发生红白喜事时,他们既无须帮忙,也无须给雇主送礼。过年过节,放牛娃和其父亲也无须到雇主家拜见。

(六) 针工子

在当地,针工子就是富户家的女仆人,通常只有村内大地主才会请针工子。以往,去当针工子的多是年纪较大的妇女,她们家中没有土地,孩子也不需要其继续照料。与长工类似的是,针工子到富户家做工,也需要中间人介绍,雇主满意后与其达成口头协议便可。针工子主要承担以下两种工作:其一,做衣服。除了雇主及其家人的衣物,长工所需衣物也由针工子负责制作。其二,服侍主家老年妇女。村内富户“七老婆”的日常生活便由针工子照料。据村内老人介绍,“七老婆”由于留了较长的指甲,所以穿衣服、洗脸、洗脚等都需要针工子帮忙。除了老年女性,针工子通常不服侍家中年轻女性。针工子不和雇主一起吃饭,也不和长工一起吃饭,每日两餐或者三餐在厨房内解决。她们一年到头没有假期,过年时也和雇主一起过。当然,她们也可以请假,不过周期通常较短。每到年底,她们还能领到一些报酬,但比长工领到的要少一些,大约能领60—120斤粗粮和细粮,具体能领多少由雇主与其协商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