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内矛盾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

家庭内矛盾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家内矛盾算是一个家庭的家丑,因此家内矛盾通常由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进行自我调解。此外,婆媳矛盾一般不请外人参与调解。以往,叔嫂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家庭内的最主要矛盾,即使叔嫂之间有矛盾,在分家之前也只会拌几句嘴,并不会在当家人面前公开矛盾。当然,也有些家庭的叔嫂矛盾会发展到无法抑制的地步。(五)其他家庭矛盾在一个家庭之内,除了婆媳、兄弟、叔嫂、夫妻矛盾之外,还包括姑嫂、妯娌、公媳等多对矛盾。

家庭内矛盾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

以往,家内矛盾算是一个家庭的家丑,因此家内矛盾通常由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进行自我调解。自己无法处理时,才会请近亲帮忙协调。在当地,有一句俗语叫作“爹有叔,娘有舅”,实际上就是对能参与家内矛盾调解人员的贴切形容。只是男方家庭可以参与调解的成员不仅包括叔伯,还可以包括其他近门亲属。

(一) 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可以说是影响家庭团结最主要的矛盾之一。虽然在没分家之前,婆婆在儿媳妇面前基本上是说一不二的,但是儿媳心中可能也会积蓄一些不满情绪,直到矛盾无法抑制。当然,儿媳一般不敢在婆婆面前明确表示自己的不满。据村内老人介绍,儿媳表示不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其一,对婆婆爱搭不理;其二,对婆婆吩咐的活消极怠慢;其三,在言语中对婆婆冷嘲热讽。当然,如果儿媳比较强势也可能公开自己与婆婆的矛盾。如果婆婆觉得儿媳不听话,首先会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数落儿媳的不是,再让儿子好好管教自己的媳妇。如果儿媳还是不服管教,婆婆也可以将儿媳不服管教的事情告诉公公,请公公出面训斥。此时,公公不会轻易管教儿媳,只会劝说婆婆给儿媳留一些空间,不要对儿媳太过于苛刻。但是,如果儿媳太过分,公公也会把儿子和儿媳叫到面前,然后先批评儿媳的不是,再指责儿子没有管好自己的媳妇。如果由公公亲自出面,那么儿媳基本上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并表现出对婆婆的顺从。不过,儿媳也不会无限制地忍耐,新媳妇会在公公婆婆面前唯唯诺诺,但是儿媳嫁来5—10年之后便不会再隐忍婆婆的各种刁难,此时矛盾公开化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儿媳与婆婆矛盾公开化之后,公公还可以严厉教训儿媳,但是如果儿媳强势,公公也可能会选择分家。在分家之后,婆媳关系便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此时对于婆媳矛盾隐忍的一方主要是婆婆。如果婆婆较为强势,分家之后也可能会继续挑儿媳的不是。此外,婆媳矛盾一般不请外人参与调解。

(二) 兄弟矛盾

在该村,兄弟矛盾也是影响家庭稳定的主要因素。如果兄弟之间发生矛盾,当家人会首先把儿子们都叫到面前,问清楚事情原委,然后再根据情况分别教训自己的儿子。当然,如果犯错其中一方是自己的长子,有些当家人会适当偏袒长子,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维持长子的权威。与此相对,有些当家人则会严厉批评长子,这么做则是对长子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的惩罚。如果涉事双方中没有长子,当家人在处理矛盾时会做到不偏不倚,严惩过错一方,对犯错不严重的一方也要适当惩罚。此时一些当家人依旧会惩罚长子,原因是其没有管教好弟弟。不过,在当家人掌管整个家庭能力开始减弱时,也可能会出现无法管教儿子的情况。此时,当家人会首先邀请自己的兄弟前来调解,如果自己的兄弟也不是“明白人”,则会请近门懂得事理的长辈前来调解。如果自己的近门没有可以胜任调解职责的亲属,那么当家人也可以请儿子们的舅舅前来调解,舅舅具备管教外甥的权利,因此其劝说更有说服力。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家庭在选择调解人时并不一定会严格地按照“先叔后舅”的顺序邀请调解人。此外,如果家中在该村附近没有亲属,当家人也可以邀请与自己相熟的排场人前来调解。

(三) 叔嫂矛盾

叔嫂矛盾不仅包括小叔子与嫂子的矛盾,还包括大伯与弟媳的矛盾。以往,叔嫂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家庭内的最主要矛盾,即使叔嫂之间有矛盾,在分家之前也只会拌几句嘴,并不会在当家人面前公开矛盾。当然,也有些家庭的叔嫂矛盾会发展到无法抑制的地步。此时,哥哥可以向自己的弟弟诉说弟媳的不是,并请弟弟好好管教一下自己的媳妇。弟弟虽也可以向哥哥倾诉嫂子的不是,但并不能要求哥哥前去管教媳妇。对于叔嫂矛盾,公公婆婆也不会全然不管,公公得知叔嫂矛盾会先让婆婆去劝告一下双方。但是,婆婆如果刻意偏向自己的儿子,媳妇又不甘心受气,公公便会出面协调矛盾。在公公出面协调矛盾时,通常会先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再就矛盾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则是让矛盾双方收敛自己的行为。因为媳妇是“外人”,所以涉及叔嫂矛盾时公公不会批评得太过严厉,让媳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可。(www.xing528.com)

(四) 夫妻矛盾

在该村,由于丈夫在家中具备绝对的权威,因此妻子通常不敢与丈夫闹矛盾。但是,如果妻子比较强势,在其不满丈夫的所作所为时也可能会爆发夫妻之间的冲突。此时,如果还没有分家,公公一般不会主动干涉夫妻间的矛盾。如果矛盾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公公可让婆婆去劝说一下儿媳,自己则会把儿子叫到身边问明矛盾缘由,再教授一些夫妻相处之道给儿子。如果双方矛盾还是没有缓解,公公则会将儿子和儿媳都叫到自己的面前痛批一番。在没有分家之前,媳妇通常不敢擅自返回娘家,因夫妻矛盾而返回娘家将被婆家人和四邻看成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即使丈夫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妻子也多会选择忍让。

在分家之后,夫妻间的矛盾通常由夫妻自己处理。公公婆婆即使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不会主动干预。但是,如果夫妻之间已经闹得比较厉害,公公也会把自己的儿子叫到身边劝说几句。儿子如果孝顺,那么便会听从父亲的建议;如果不孝,父亲便不会再次劝说。在分家后除了公公婆婆,其他村民不会主动介入夫妻矛盾,丈夫也不会请别人调解矛盾。在夫妻矛盾不可调和时,妻子还能返回娘家,这并不用得到丈夫的允许。妻子返回娘家之后,如果夫家势力较大或者是过错主要在女方,女方父母以及哥哥会教育女方一番,然后由女方哥哥或弟弟备些礼物将女方送回。大舅哥(小舅哥,下同)将女方送回婆家之后,他们也会对其丈夫嘱咐几句,丈夫则要赶快备齐酒菜并向大舅哥保证以后一定和谐相处。不过,如果女方势力较大或者家中男丁众多(这也被当地村民称为“娘家有人”),女方回娘家后娘家人不仅不会将女方送回来,有时还会上门找其丈夫理论。如果妻子在娘家两三天了还不返回,那么丈夫一定要前去妻子娘家将妻子接回,并向岳丈岳母表示自己以后会好好对待妻子。岳丈岳母对女婿数落一番后便会让女婿将女儿接回家中。走时娘家人还会再附赠一些礼物,其寓意是女儿并不是因赌气回娘家,而是回家走亲戚。

(五) 其他家庭矛盾

在一个家庭之内,除了婆媳、兄弟、叔嫂、夫妻矛盾之外,还包括姑嫂、妯娌、公媳等多对矛盾。为了保证家内团结,当家人也要妥善处理这几类矛盾,不过他们并不是影响家庭稳定的主要矛盾。以往,无论是姑嫂矛盾还是妯娌矛盾,当家人一般都会先让婆婆去处理。特别是妯娌矛盾,即使婆婆无法有效处理,公公也不会主动出面,最多只让自己的儿子好好管教媳妇。与此相对,公媳之间的矛盾发生的概率一般较低,其主要发生在儿媳家境较好且出嫁时附带了大量嫁妆田的情况下。此时,儿媳如果不满意公公的某些作为,也可能会与公公发生正面冲突。对此,公公以及自己的儿子如果无法管教媳妇,公公便会选择与儿子分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