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老机构商业模式设计的风险考虑及解决方案

养老机构商业模式设计的风险考虑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发养老机构不仅面临住宅开发的一次性投入,还有医疗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医护、娱乐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持续投入。若在出租率和预付费水平不确定的情况下,养老机构试图通过长期运营获得收益将面临极大金融风险。相比已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中,中国“未富先老”现象更为严重。养老产业的潜在需求很大,但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风险仍然很大。如何将养儿防老变为产业养老?

养老机构商业模式设计的风险考虑及解决方案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政策有效性和稳定性两方面。国家出台了一些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出台具备系统可操作性的配套实施办法及措施。中央政策如何有效地影响市场,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2)金融风险

养老机构一次性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普通养老地产社区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建成后可运营50年左右。开发养老机构不仅面临住宅开发的一次性投入,还有医疗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医护、娱乐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持续投入。

若在出租率和预付费水平不确定的情况下,养老机构试图通过长期运营获得收益将面临极大金融风险。保利北京和熹会预计需要运营30年才能收回成本。其负责人也承认:“现在所收的会员费不要说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连装修成本都远远不够。”若养老地产没有得到土地出让及相关税费优惠,以及政府补贴等政策扶持,仅仅以租赁和服务几乎不可能实现盈利。(www.xing528.com)

(3)市场风险。

中国老龄化处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背景之下。相比已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中,中国“未富先老”现象更为严重。2014年,我国人均退休金为2082元。养老年人群所掌握的财富较少,直接影响其购买力。养老产业的潜在需求很大,但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风险仍然很大。

(4)文化风险。

养儿防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居家养老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惯。如何将养儿防老变为产业养老?如何让习惯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走进养老机构、老年社区?“熟人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与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意象截然不同。商业化养老社区打破并重构了老年人生活环境、社会网络,也将深刻地影响老年人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从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改变着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和行为,势必面临着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和艰难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