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养老产业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上海养老产业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上海金融和养老产业融合还存在不少问题,产业融合难是金融创新推动上海养老产业的关键所在。上海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主办,政府拨款且配有编制,在财政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上具有优势。“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观念产生冲突,也是“以房养老”社会推广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海养老产业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目前,上海金融养老产业融合还存在不少问题,产业融合难是金融创新推动上海养老产业的关键所在。现实中金融和养老产业的多种融合方式已产生萌芽,但如何从制度建设角度全面推进金融和养老产业的融合却并不明晰。

1.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政策制定不够精准,难以落地

支持养老金融发展的政策,大部分停留在方向引导上,比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鼓励外国投资者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或鼓励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等,但并未出台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进一步细化的措施。养老产业金融政策也更多是站在金融角度,并未根据养老产业的特性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养老企业或养老项目一般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由于产业的特殊性,运营期对资金的需求量不亚于建设期的资金需求,但这部分需求往往不是政策的主要支持方向。另外,养老产业投资回收期长,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手段较少,政策对投资期限没有明确的鼓励。这都导致政策对养老产业金融支持的精准性较低,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地。

2.养老产业缺乏理性的长期投资者

从目前养老产业金融市场来看,大部分投资者属于财务投资,以获取短期收益回报为主要目的,而养老产业是长周期产业,财务投资者难以带来优质产业资源和长期资本,不利于养老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养老金是盘活养老产业的根本,是金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如何发挥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使养老金有效地投资于养老产业关系着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当今第三支柱已正式起航,养老金投资建设体系开始进入全新里程。目前,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计划)存在缺乏市场化运作,长期面临投资收益低、落后于通胀水平,交费减少,支出增加等问题,当前养老体系严重依赖第一支柱。胡继晔(2016)认为第一支柱养老金存在巨大的隐形缺口,应积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全国社保基金以弥补之[31]。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虽然已初步确立,但尚未规范。近年来,一些银行、基金公司开始进入个人养老金市场,开发面向个人的养老金产品,因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短期封闭期、保本收益等问题,无法真正实现资产配置随时间曲线的调整和变化,不足以弥补第一、二支柱提升养老财富储备的制度缺陷。第三支柱的初探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 59 号)对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加强创新、丰富养老保险产品、推动企业年金计划、提供精算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个人养老金财富储备亟须金融创新的支持。(www.xing528.com)

3.现有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双重性造成不公平竞争。上海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主办,政府拨款且配有编制,在财政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上具有优势。且公办养老机构起步早,在硬件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及地理位置上较民办养老医疗院都略胜一筹,民办养老机构起步较晚,大都处于亏本状态,要完全收回成本最快也要5 年~6 年时间。二是社会资本投入不足,行业缺乏竞争与监督。近年来养老产业迎来曙光,前景广阔,因此吸引了许多民间资本的涉足。事实上民间资本在养老医疗行业的投资比重不大,也未建立与整个养老医疗机构的发展相适应的竞争与监督机制。养老医疗机构的供不应求,使得不同养老机构之间缺乏竞争,且会抬高价格。所以由政府主导的养老机构床位缺乏,而价格较高的民办机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床位闲置。

4.养老储备与养老投资的不匹配

养老储备和养老投资的核心在于家庭金融财富用于养老的配置,其中占比最大的财富配置是自主产权房,即“以房养老”。“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观念产生冲突,也是“以房养老”社会推广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房地产市场宏观政策调控加强,保险公司需要预测房产价格未来趋势,预测老年人的健康和寿命,这些都增加了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难度。同时,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业务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房养老”的推行。在“以房养老”模式中,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与相关机构的经营目标发生了冲突,前者需要较长时间周期,而后者则希望短期内获利,获利时间上的明显差异阻碍了借贷双方的顺利协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