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能源工业随国民经济的起伏而小有波动,增长平稳,基本满足了自治区能源需求,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严重。内蒙古能源产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严重影响了能源的勘探开发以及能源企业的技术改造。

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实施“能源工业战略性西移”的能源发展方针,国家重点投资开发建设的五大露天煤矿中有四个在内蒙古境内,准格尔、霍林河、元宝山、伊敏四大露天煤矿的开发建设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能源工业随国民经济的起伏而小有波动,增长平稳,基本满足了自治区能源需求,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但是内蒙古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能源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的能源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原煤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长期保持在90%左右,而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很低。一次性能源比重高,再生能源比重低,发展慢,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95.03%,原油占1.09%,天然气占3.15%,水电占0.08%;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9.86%,原油占1.55%,天然气占1.49%,水电占0.13%。与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内蒙古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出全国20.56%,而其他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以煤为主的低质能源结构其结果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运输压力大、能源利用效率低。

从内蒙古的电力结构看,火电机组所占比例过高,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占比较低。火力发电比例过高,排放的废气废水多,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压力。

2.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近几年内蒙古能源转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煤到电、再到重化工的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有所下降,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能源的最终产品看,低端产品占比较高,特别是煤炭和天然气的转化率并不高,产业链条短。另外,内蒙古作为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开采和煤系地层中的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回收率比较低,煤矿废弃物循环利用程度不高,与国内产煤的先进省份和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方面差距还很大。

3.能源企业集团规模小、产业集群化程度低(www.xing528.com)

能源企业集团规模小主要表现在中小型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较多,大型的煤电企业集团所占比重十分有限。分散而众多的中小型能源企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并不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化制约了产业链条的延伸、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影响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

4.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滞后于能源发展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内蒙古生态环境系统整体上比较脆弱。随着能源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能源产地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能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储运以及能源资源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地下和大气都有一定的破坏性,矿区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其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甚至危及城乡居民的生存。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造成了区域性的环境酸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草场农田塌陷、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枯竭、地表植被大面积枯死的现象,而水资源的污染和矿区地下水下降又诱发了荒漠化、沙漠化的出现。资料表明,平均每开采1万吨煤炭造成草原或农田塌陷0.2公顷,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一些企业依赖资源的消耗而获得自身发展,短期效益特征明显。资源型企业在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付出了较低的生态成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严重。

5.资金来源不足、渠道狭窄

能源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结构性矛盾突出。在能源资源开采方面资金相对过剩,在能源资源转化、技术改造方面,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金严重不足。内蒙古能源产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严重影响了能源的勘探开发以及能源企业的技术改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