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供给知识简介: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知识简介: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经济中所拥有的货币存量,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一般可将货币供给划分为M0、M1、M2等。交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交易中的媒介也是多种多样的,货币因而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货币政策调控的货币供给量主要是指Mi。

货币供给知识简介: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的职能,那么,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所变动的货币供给量如何理解呢?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经济中所拥有的货币存量,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一般可将货币供给划分为M0、M1、M2等。货币对经济会产生广泛影响,它不仅影响经济的总体状况,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货币职能的划分,古今学者虽然在划分标准上存在差异,但划分实质上并没有太大分歧。马克思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职能划分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储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的金融工具,它同时还发挥着记账单位、价值储藏等其他功能。交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交易中的媒介也是多种多样的,货币因而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钱包里的现金(纸币和硬币)、银行储蓄账户中的存款、证券公司户头里的保证金等都是货币。当然,不同形式的货币的流动性(支付时的便捷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按照流动性的差异在不同口径上统计货币总量。货币统计最常用的口径是M0(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以下是货币供给M0、M1、M2在中国的定义: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www.xing528.com)

M2=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从M0到M2,口径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弱。一般来讲,货币政策调控的货币供给量主要是指Mi。

需要注意,中国M1的口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通常的定义不一样。在绝大多数国家,M1都包括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活期存款。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企业和居民可以用活期存款账户直接开支票来支付,所以可以把活期存款账户视为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货币形式。但我国过去只有企业能开支票,居民则不行,所以就把居民活期存款放在了M1之外。现在,我国居民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信用卡、网络支付等工具使用其活期存款来进行支付,所以理论上应当把居民活期存款也放到M1口径里面,只不过这牵涉很多行政上的手续,所以负责进行金融数据统计的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保持原来的统计口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