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产收益扶贫的机制和挑战

资产收益扶贫的机制和挑战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扶贫资金一旦投入,应当稳定地产生收益,以保障覆盖群众的收入稳定性,而现有的风险担保机制尚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不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确定资产产权归属,贫困户、贫困村脱贫后,资产及其收益归属应当明确。这一矛盾主要应通过增加资产收益扶贫的投入力度来加以解决。在入股分红、浮动收益分配机制下应当重视此类情况。

资产收益扶贫的机制和挑战

(一)风险兜底机制

建立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项目资金投入的安全,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农户收益水平和收益持久性。在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践中,由于大多尚处在探索阶段且未产生实际效果,一些项目并未提出切实可行的收益保障措施,从而使贫困农户可能遇到收益落空的风险。虽然部分农业企业在投资中以农业保险作为风险担保机制,但鉴于其补偿金额十分有限,难以完全对冲风险,保障贫困农户获取稳定收益。扶贫资金一旦投入,应当稳定地产生收益,以保障覆盖群众的收入稳定性,而现有的风险担保机制尚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不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贫困户退出应当建立明确机制。确定资产产权归属,贫困户、贫困村脱贫后,资产及其收益归属应当明确。为了扩大资产收益扶贫的覆盖面并保证扶贫资金的公平使用,对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中帮扶对象也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定时将脱贫农户调整出列,同时纳入新的帮扶对象。从赋权和资产积累的角度考虑,将所有权和收益权固定给贫困户是必要的,且有利于稳定脱贫。但从扩大覆盖面的角度考虑,不固定所有权和收益权则有利于后期的调整。这一矛盾主要应通过增加资产收益扶贫的投入力度来加以解决。(www.xing528.com)

(三)收益监督机制

扶贫资金投入企业、大户和由能人掌控的合作社后,如果对投资对象的生产经营行为、财务状况等缺少有效监督,就可能存在企业、大户和合作社侵占贫困户利益的风险。在入股分红、浮动收益分配机制下应当重视此类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尤其是财务信息,与投资分红密切相关,而现有案例中的投资对象多为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往往面临内部控制不严、外部监管不足的情况,如果在项目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可能出现企业、大户隐瞒或伪造财务信息,侵占扶贫资金收益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