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考县的脱贫:历程与成果

兰考县的脱贫:历程与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3月,兰考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这意味着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启有组织推进的扶贫开发事业以来,中国贫困县的数量第一次实现了净减少,标志着中国与贫困做斗争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兰考县的脱贫:历程与成果

兰考县,地处豫东平原,北依黄河,东临山东,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郑州、商丘、菏泽三市中心地带,是河南通往山东半岛的重要门户,河南“一极两圈三层”中“半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位置来说,可谓中原要津之一。但长期以来,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整个区域发展环境的影响,兰考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始终难以摆脱欠发达的局面。全县下辖13个乡镇、3个街道,450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人,乡村人口77.29万人。2002年,兰考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当时全县有8个贫困乡,160个贫困村,13.2万贫困人口。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时,全县还有131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2014年4月,严格按照上级“精准识别”规定程序,对全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深入摸底,共识别出贫困村115个,贫困人口7.9万人,其中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占三分之一。[1]

2014年,兰考县被确定为习近平总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了,为什么兰考贫穷落后仍没有根本改观?”这一追问后来被称为“兰考之问”。当年,兰考县委、县政府向总书记立下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军令状。三年间,兰考县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8日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结合县域实际,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原则,解决好“四个问题”,脱贫攻坚取得了突出成绩,于2017年3月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三年间,兰考累计7万余人脱贫,其中2014年实现脱贫5063户19360人;2015年实现脱贫10843户37556人;2016年实现脱贫5310户12675人。三年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县域农村贫困地区各方面短板因素迅速补齐,内生动力初步形成。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明显加快,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各级党员干部谋求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www.xing528.com)

2017年3月,兰考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这意味着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启有组织推进的扶贫开发事业以来,中国贫困县的数量第一次实现了净减少,标志着中国与贫困做斗争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兰考等县市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证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以及在其指引下不断优化与完善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具有很强的有效性,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其他贫困县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特别是从兰考脱贫摘帽的实践经验来看,兰考在解决新时期县域贫困治理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探索一般规律方面形成了有效经验,构成了县域脱贫攻坚战可学可借鉴的样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