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发展指标汇总及其思考

金融发展指标汇总及其思考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1金融发展衡量指标汇总资料来源:Clihak及本文作者整理。表2-1中列举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本书认为直接采用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资产整体规模来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方法值得商榷。因此,本书认为在设计中国金融发展指标时应该考虑中国金融体系尚处于市场化进程中,同时兼顾中国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特点。

金融发展指标汇总及其思考

围绕金融体系的功能,学者们结合研究问题设计相应的指标,衡量其研究国别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本书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标归类为金融总量指标与金融效率指标(表2-1)。其中,金融总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比重,金融效率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金融部门资源分配效率。

表2-1 金融发展衡量指标汇总

资料来源:Clihak(2013)及本文作者整理。(www.xing528.com)

表2-1中列举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各有优势与不足。如Levine and Zervos(1998)认为货币化指标(M2/GDP)不能度量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也无法度量货币负债的来源。王毅(2002)、陈志刚(2006)认为,货币化指标与金融体系提供的服务数量有关,无法体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就中国而言,较高货币化比率并非金融发展的结果,其原因在于投资渠道不畅、支付体系低效。

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融资渠道并不丰富,股票债券的入市门槛高,且规模有限。同时,由于中国金融业仍由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主导,在政策干预下这些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曹廷求,张光利,2011)。因此,本书认为直接采用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资产整体规模来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方法值得商榷。

此外,表2-1中衡量金融效率的部分指标虽然体现了私营企业贷款规模,但是没有考虑到中国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特点,并不完全适合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王永剑,2011)。因此,本书认为在设计中国金融发展指标时应该考虑中国金融体系尚处于市场化进程中,同时兼顾中国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