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藏区:生态资源、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地位

青海藏区:生态资源、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地位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海藏区在全省乃至全国藏区生态资源、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生态资源地位极其重要。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的稳定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青海藏区的稳定对青海、西北乃至全国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依法保障青海藏区少数民族各项权利有利于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巩固我国的西南、西北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青海藏区仍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青海藏区:生态资源、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地位

青海省是我国除西藏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37.52万,约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25%,占全省总人口的24.45%,主要集中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藏区,整个藏区面积6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6%。藏区人口达202.1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3%(青海省人口分布状况分析。青海统计信息网2012—04—11))。青海藏区在全省乃至全国藏区生态资源、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生态资源地位极其重要。青海藏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等著名江河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区,是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直接影响着我国以及世界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这里集中了三江源、青海湖等9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1.61万平方公里,其中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1%,它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系统最敏感的自然保护区。同时,这里资源地位也非常重要,青南藏区有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旅游等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较大,是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二是政治地位特殊敏感。青海西接新疆、南连西藏,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交通要道,我国历朝历代均有“安藏必先安青”的治理方略。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的稳定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青海藏区的稳定对青海、西北乃至全国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依法保障青海藏区少数民族各项权利有利于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巩固我国的西南、西北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青海藏区仍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一方面,从内部来看,该地区因其自身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发展进程明显落后,青南地区的大部分县至今仍然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上的差距造成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的心理不平衡,这势必影响到各民族间平等团结的关系。另一方面,青海藏区与西藏自古以来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就是藏传佛教。当地藏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宗教文化的渊源十分深厚。由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境外“藏独”和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和民族问题,迷惑人心,制造混乱,千方百计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渗透。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青海藏区的发展和稳定,又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和平与安宁。(www.xing528.com)

三是宗教文化影响深远。青海是藏传佛教领袖十世班禅大师和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故乡,同时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藏传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深刻影响着藏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藏区仅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就有2.9万余人,寺院有700多座(《青海人大》2011年第6期第25—28页),是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

四是交通和国防安全举足轻重。青海藏区自古以来就是包括汉藏各族人民进行政治、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以及中国通往西方(中亚、欧洲、印度北部)的主要通道,时至今日,青海藏区仍然是内地与西藏进行贸易的中介,有“海藏通衢”之称。同时,青海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东部、北部与甘肃省相接,西南部毗连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四川省,西北部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格尔木既是进入西藏的咽喉,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格拉输油管道都要通过格尔木进入西藏,还是进入新疆的重要通道。格尔木不仅是关涉西藏人民生产、生活、战备物资等的集散地和大后方,也是我国为保障西南、西北国防安全最为理想的军营。它对于巩固西南边防,保卫国家安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