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障中国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在适当增加能源进口量的同时,调整能源进口总量中清洁能源的比例,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使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稳增长调结构”,将能源进口量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后较长时间内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因此需适当提高能源净进口量,满足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缓解能源供需缺口,但也势必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福利水平。为保障中国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在适当增加能源进口量的同时,调整能源进口总量中清洁能源的比例,有利于环境保护。具体表现为适当增加对清洁能源的进口,适当减少对非清洁能源的进口。现阶段中国进口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比例约为7∶1。相较石油,天然气具有清洁、环保、廉价、安全等特点。从天然气的成分分析,天然气几乎不含有硫化物和粉尘,使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较低,单位焦耳下天然气所带来的污染是煤炭的1/800,是石油的1/480。从天然气的价格分析,天然气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供过于求,与我国地缘接壤的多个国家如俄罗斯等,天然气资源储备充足,其在国际市场上稳定在较低价格,单位焦耳下石油与煤炭等石化能源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从天然气的安全角度分析,天然气无毒无害,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容易挥发,不容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较为安全。

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社会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发展具备强大动力。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达到8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量远不足以满足国内日渐增长的能源消费,适当加大能源进口量,提高天然气进口比重是解决天然气供需缺口的有效手段。

加大清洁能源进口比重,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改善国内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非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减少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氰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防止并减少酸雨的形成,缓解地球温室效应,减少雾霾等恶劣极端天气,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www.xing528.com)

其次,在适当增加能源进口量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产业,使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现阶段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在农业方面,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加大能源投入,引入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在工业方面,在原有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内部结构,增加R&D投入,以科技作为工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减少高耗能、重污染、重工业的比例,提倡节能减排;在服务业方面,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5%,下一阶段应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的新兴技术行业,做好服务业产业升级与细分。为了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突破产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创立新兴产业和新意识形态产业,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能源消耗核定、产业规模、市场价格等宏观调控政策,全面限制重工业中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稳增长调结构”,将能源进口量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最后,在适当增加能源进口量的同时,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对于高耗能产业,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价格限制、行政处罚等方式限制其发展,增加的政府收入可以用于污染的治理。一方面,从污染源头出发,要求高耗能企业降低污染排放量,对于乱排放企业做到“零容忍”;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促进合理利用能源,防止并减轻环境损害。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科学有效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