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东镇镇村取名来源及总结

中东镇镇村取名来源及总结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东镇镇村取名中东镇中东镇,依据地名组合取名,因地处西三坝之中,民间称为“中正”。并在今中东镇辖区设东五、中五、中树、西三、西四5个乡。1985年2月,中东乡改建为中东镇。至2011年底,中东镇辖梧桐坝、上三分、官营沟、上四分、三湾沟、王子庄、营田地、团结、中午、下四分10个村。岔河坝村依据水系取名。至2011年底,三湾沟村名仍沿用。谢家墩村依据文物古遗址“谢家墩”取名。树沟村依据地理环境取名。

中东镇镇村取名来源及总结

中东镇镇村取名

中东镇 中东镇(原名东坝五分屯庄),依据地名组合取名,因地处西三坝(西坝、东坝、威虏坝)之中,民间称为“中正”。后来在中正的基础上又分出“中五”、“中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分屯庄先后为第三区区公所(署)。并在今中东镇辖区设东五、中五、中树、西三、西四5个乡。1955年,撤区并乡,将中树乡的1-5村和东五乡的1、2、3、5、6村合并在一起,取中树乡和东五乡的第一个字组合为中东乡。同年底,又将中五乡合并到中东乡。中东乡驻五分屯庄。1985年2月,中东乡改建为中东镇。

至2011年底,中东镇辖梧桐坝、上三分、官营沟、上四分、三湾沟、王子庄、营田地、团结、中午、下四分10个村。

屯庄村 依据文物古遗址——中东五分屯庄取名。(相关联的地名:王子庄)。因北凉沮渠牧犍的庄院坐落在村子里,当地人习惯地把这种黏土夯筑的庄院称为“屯庄”。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屯庄村设5个村民小组。屯庄村委会及第一、二村民小组驻七角地;第三村民小组驻马王庙;第四村民小组驻马家官沟;第五村民小组驻侯家澄槽。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与谢家墩村合并为王子庄村。

梧上村 依据地理环境取名。因地处梧桐坝上游,故名“梧上”。(相关联的地名:小梧桐坝)。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梧上村设4个村民小组。梧上村委会及第一、二、三、四村民小组驻小梧桐坝。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与岔河坝村、黑树窝村合并为梧桐坝村。

岔河坝村 依据水系取名。(相关联的地名:岔河坝庙)。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岔河坝村设6个村民小组。岔河坝村委会及第六村民小组驻岔河坝庙;第一、二村民小组驻黄蒿坑;第三、四、五村民小组驻板地槽。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与梧上村、黑树窝村合并为梧桐坝村。

黑树窝村 依据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取名。(相关联的地名:黑树窝屯庄)。相传很早以前,旧屯庄、黑树窝屯庄、赵家大庄、殷家沙窝周围水土条件良好,树多且长得茂盛,远远望去,农家村舍绿树环抱,炊烟袅袅,故人们习惯的称其为“黑树窝”。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黑树窝村设7个村民小组。黑树窝村委会及第三、四村民小组驻旧屯庄;第一村民小组驻黑树窝屯庄;第二村民小组驻赵家大庄;第五、六、七村民小组驻殷家沙窝。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与梧上村、岔河坝村合并为梧桐坝村。

上三分村 依据水系分段取名。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上三分村设8个村民小组。上三分村委会驻张家庄;第一村民小组驻吕家庄;第二村民小组驻李家庄;第三村民小组驻马家墩湾;第四村民小组驻陶家庄;第五村民小组驻王家大庄;第六村民小组驻陈家庄;第七村民小组驻代家庄;第八村民小组驻邓家庄。至2011年底,上三分村名仍沿用。

官营沟村 依据水系取名。(相关联的地名:营尔沟)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官营沟村设6个村民小组。官营沟村委会驻毛公祠;第一村民小组驻杨家庄;第二村民小组驻三分刘家;第三村民小组驻二湾沟;第四村民小组驻红柳窝;第五村民小组驻罗家屯庄;第六村民小组驻营尔沟。至2011年底,官营沟村名仍沿用。(www.xing528.com)

上四分村 依据水系分段取名。(相关联的地名:上四分庙)。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上四分村设7个村民小组。上四分村委会及第四村民小组驻上四分庙;第一、二村民小组驻红柳沟口;第三村民小组驻张家烧坊;第五村民小组驻杨家墩;第六村民小组驻董家沟;第七村民小组驻北沟。至2011年底,上四分村名仍沿用。

三湾沟村 依据水系取名。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三湾沟村设7个村民小组。三湾沟村委会驻山陕庙;第一、七村民小组驻九莲寺;第二、三村民小组驻直沟沿;第四村民小组驻西四屯庄;第五村民小组驻羊圈台子;第六村民小组驻姜家明沙窝。至2011年底,三湾沟村名仍沿用。

谢家墩村 依据文物古遗址“谢家墩”取名。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谢家墩村设4个村民小组。谢家墩村委会及第二村民小组驻谢家墩;第一村民小组驻何家庄;第三村民小组驻谢家屯庄;第四村民小组驻上五分。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与屯庄村合并为王子庄村。

营田地村 (原名下五分)。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取名。因这里曾经驻扎过军队,村子里有仰坝和杨家沟流过,军营驻扎在仰坝和杨家沟的周围,军队利用有水的便利条件开垦耕种,故军队开垦种植过的农田,称之为“营田地”。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营田地村设5个村民小组。营田地村委会及第三村民小组驻仰坝地;第一村民小组驻李家墩;第二村民小组驻马家老庄;第四村民小组驻外八分;第五村民小组驻杨家沟。至2011年底,营田地村名仍沿用。

树沟村 依据地理环境取名。因三分坪坐落在村子中央,姜家沟从村子中间流过,中二分沟又从村子中间分叉,这里水土条件良好,适宜耕种。很早很早以前,这个村子里的农民喜欢在姜家沟两岸、三分坪、阎家老庄、阎家北庄周围种植杨树、沙枣树、柳树等,好多年过去了,村子里的各种树木由少变多,由小变大,以姜家沟两岸形成了一条树林带,人们习惯的称其为“树沟”。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树沟村设7个村民小组。树沟村委会驻三分坪;第一、二村民小组驻姜家沟;第三、五村民小组驻阎家老庄;第四村民小组驻阎家北庄;第六、七村民小组驻中二分。2004年(合乡并镇、合村并组时)撤销建制,并入团结村。

团结村 (原名中三分)。依据人文环境取名。寓意为团结力量大;团结取得胜利。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团结村设5个村民小组。团结村委会驻谢家地;第一、二村民小组驻中三分;第三、四村民小组驻下三分;第五村民小组驻上贴;团结村林场驻夹沟湾。至2011年底,团结村名仍沿用。

中午村 (亦称为中五),依据水系分段取名中五;依据人文环境取名中午,中午寓意为中午的太阳高照村子。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中午村设6个村民小组。中午村委会及第三村民小组驻魏家上庄;第一村民小组驻四分庙;第二村民小组驻板地屯庄;第四村民小组驻宋家庄;第五村民小组驻东头分;第六村民小组驻紫花滩。至2011年底,中午村名仍沿用。

下四分村 依据水系分段取名。根据《甘肃省金塔县地名资料汇编》(甘肃省金塔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部资料,1982)记载:1982年,下四分村设6个村民小组。下四分村委会驻车家沙窝;第一村民小组驻王家庄;第二村民小组驻北湾口;第三村民小组驻三分大陆;第四村民小组驻车家庄;第五、六村民小组驻四分新地;下四分村林场驻大草岗;中东镇林场驻盐路口;中东镇农科队驻许家湖。至2011年底,下四分村名仍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