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阜沙镇教育工会及历史总结

中山市阜沙镇教育工会及历史总结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6月,中山县成立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是全县教师组成的群众组织。1956年成立教育工会,“教联”转为教育工会,由全县各级教育工作者组成。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教育工会集体活动不多,主要是收集教工对教育部门反映的意见,对老弱病残教工给予困难补助,对申请调动的教工协助其申述理由。“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教育工会活动陷于停顿,唯一福利是享受夏季清凉饮料补助。

中山市阜沙镇教育工会及历史总结

1950年6月,中山县成立教育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教联”),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是全县教师组成的群众组织。浮墟(建国乡)各校教师教联成员隶属中山县第九区(后改十四区、黄圃区)教联分会组织。1956年成立教育工会,“教联”转为教育工会,由全县各级教育工作者组成。教育工会是群众组织,教育工作者可以自愿参加,入会后需执行工会会员的宗旨和义务,交纳会费,享受会员权利。20世纪50年代,阜沙各小学工会是黄圃区教育分会的工会小组。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教育工会集体活动不多,主要是收集教工对教育部门反映的意见,对老弱病残教工给予困难补助,对申请调动的教工协助其申述理由。

“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教育工会活动陷于停顿,唯一福利是享受夏季清凉饮料补助(每月2元)。

1979年,阜沙公社正式成立中山县教育工会组织分支机构——中山县教育总工会阜沙公社教育工会和中山县教育工会阜沙中学工会,各自独立开展活动。阜沙教育工会由阜沙公社教办领导开展工作,主要是对困难教师(包括民办教师)经济补助和协助申请生活物资补助(如粮、油、糖、布票等);阜沙中学工会直属中山县教育工会领导,除节日慰问外,主要是组织教师外出活动。教育工会会员以公办教师、职员为主体,个别教龄长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也可吸收为会员。(www.xing528.com)

1985年,阜沙区教育工会与阜沙中学教育工会合并为阜沙区教育工会,阜沙中学及各学校设工会小组,活动步调基本一致。1990年,各校组织教职工代表会(简称教代会),学校教育工会小组长兼任学校教代会召集人。1992年成立退休教师工会小组并独立开展活动,各校以教工会小组牵头设立教工之家。2001年中山市退休教师协会成立,阜沙镇成立退休教师协会阜沙分会,简称阜沙退教分会,设有固定分会活动室。2004年,阜沙退教分会与镇政府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组建退教分会新址,扩大活动场馆,退教分会还参与镇、村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