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沙俄到苏联时期中亚的语言政策:俄语化的失败

从沙俄到苏联时期中亚的语言政策:俄语化的失败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1年,整个中亚正式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沙皇政府极力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力图通过语言同化来构建政治和文化共同体,在中亚大力传播俄国文化,抑制中亚原有的文化、风俗和民族语言。但沙俄在中亚的语言政策遭到了众多中亚精英人士的反对,中亚各民族语言和文字非但未被俄语同化,反而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沙俄近乎失败的语言政策不仅未能促进中亚社会语言文化水平的发展,甚至危及它在该地区的统治。

从沙俄到苏联时期中亚的语言政策:俄语化的失败

1891年,整个中亚正式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沙皇政府极力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力图通过语言同化来构建政治文化共同体,在中亚大力传播俄国文化,抑制中亚原有的文化、风俗和民族语言。但沙俄在中亚的语言政策遭到了众多中亚精英人士的反对,中亚各民族语言和文字非但未被俄语同化,反而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面对这一现实,第三届杜马被迫通过法律条款,承认中亚各民族“母语”在中亚诸国小学一二年级教学中的地位。沙俄近乎失败的语言政策不仅未能促进中亚社会语言文化水平的发展,甚至危及它在该地区的统治。

苏联政权建立之初,在全境大力推行列宁的民族文化平等政策,即“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文化,中亚诸民族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字扫盲运动,各族人民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程度大为提高。但到 20世纪 3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确立,斯大林政权开始由先前重点反大俄罗斯主义转变为同时反对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继而发展到重点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联盟中央开始表现出统一语言的倾向。20世纪 30年代末,联盟中央做出了普及俄语的指令性决定,中亚各民族与苏联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成为苏联政府通过俄罗斯化手段来建立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 “苏联人民”的一部分,中亚各国语言和文字被迫采用单一的斯拉夫俄语化政策,普遍执行民族语言文字改革和语言政策的俄罗斯化。1926年到 1940年间,为切断中亚民族与突厥文化、伊斯兰文化的语言“脐带”,苏联政府大力开展所谓的“语言建设”工程,中亚各民族文字最终完成了从阿拉伯字母到西里尔(俄文)字母的转化。1938年,俄语被强制性规定为苏俄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的必修课程。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决议中将俄语实际的强势语地位用“族际交际语”的名义规定下来。通过教育的普及、政策的辅助,俄语得到强势发展。据1989年的数据统计,在苏联解体时的 2.867 亿人口中,已有 80%以上的居民掌握俄语(作 为 比较 和参 考,美 国至2007年,流利 使用 英语 的居 民 占美 国总 人口 不 到80%),俄语在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苏联已成为事实上的国语和通用语。(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