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意义:加速信息化应用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意义:加速信息化应用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促进生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加速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例如,源自美国的化学品管理服务创新改变了以增加销量获得更多收益的销售模式,化学品功能成为交易的基础,顾客按照功能支付报酬,节约使用化学品成为买卖双方共同目标。

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意义:加速信息化应用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促进生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企业提质增效、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随着工业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加快,产品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顾客对物质型消费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有的顾客由于不具备复杂产品使用、保养、维修的能力,需要制造企业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还有的顾客出于专业化经营的考虑不愿意自己从事保养、维修甚至使用等活动,就把这些活动委托给制造企业,这就需要制造企业提供更大范围“产品+服务”的组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使制造企业通过延伸服务体系创新增值服务的方式,带给顾客更大的价值,从而也使自身产品更有吸引力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只有从单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转向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逐步走向价值链高端。制造业企业只有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中,通过产品与服务的结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才能创造出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基于制造业产品的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基础,成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www.xing528.com)

(三)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提升体系性服务能力[4]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信息化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加速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日本机器人战略,都强调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高度融合,构建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紧密联系的物理信息系统,实现制造产业价值链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协同运行,提升制造业的体系性服务能力。信息技术提升了创新设计效率和制造效能,通过建立分散的消费者与制造企业紧密的联系,生产企业在获得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后,依托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开发系统和高度柔性化的生产线,能够为用户提供按需定制的服务。

(四)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破解制造业发展约束[5]

随着发展环境和全球分工格局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都面临新的矛盾和约束,突出表现为资源稀缺、环境脆弱、要素成本的上涨和市场增长乏力。服务型制造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破解制造业发展约束的重要途径,甚至对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使得制造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安装节能环保装备,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偿还债务,这种模式已经在很多重化工业得到很好的应用。制造业的产出服务化也可以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例如,源自美国的化学品管理服务创新改变了以增加销量获得更多收益的销售模式,化学品功能成为交易的基础,顾客按照功能支付报酬,节约使用化学品成为买卖双方共同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