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地价变化及规律分析

南京地价变化及规律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土地价格变化并不显著。因此,下关地区地价平均水平居全市第一。表8-291931年南京土地交易申报地价[42]续表续表表8-29的数字是选编的。总之,南京市平均地价水平不算很高。表8-321928—1934年南京地价中心点价格涨落调查表[46]图 8-5虽然简单,却显示出带有普遍规律的内容。南京新商业中心、新住宅区及传统商业中心地价变动的规律,在一些中等城市中也有所体现。

南京地价变化及规律分析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土地价格变化并不显著。但自1927年定为国都后,地价上升速度为世人瞩目。

1.南京地价分布

1927年以前,南京以下关地区(即第七区)最为繁华,江对岸是浦口,津浦、沪宁铁路在这里衔接,下关又是水运码头所在地,水陆交通枢纽,南京门户。1929年,商埠街、鲜鱼巷、河街每方丈地价达120元以上,沪宁车站前,新马路、惠民桥北每方丈650元。因此,下关地区地价平均水平居全市第一。

其次是中区,以新街口为中心(即第一区)。这里是二三十年代,特别是在建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繁华商业区,平均地价虽低于下关地区,但全市最高地价出自于此。1931年新街口以东的中山东路,每方丈售价达714元,新街口620余元。

再次为南区(即第三区),即中华路、三山街一带,邻近秦淮河沿岸的旧城区,1932年每方丈售价亦有660元。地价最低地区在城内如九华山、颜家巷每方丈仅5元;城外地区如水西门外,中华门外每方丈尚不足5元。[41]

1927—1932年,南京行政区划发生几次变动,由最初的东、西、南、北、中、下关六区,变为后来的一至八区。有两点说明:(1)第八区浦口没有统计资料,本书范围为市内7个区。(2)现有估价、评价与申报地价三种资料,申报地价与市价最为接近。因此,以下论证以申报地价为依据,如表8-29所示。

表8-29 1931年南京土地交易申报地价[42]

续表

续表

表8-29的数字是选编的。为了反映全面情况,用表8-30作为补充。

表8-30 1931年南京各区土地交易申报价格比较[43](www.xing528.com)

表8-30说明,南京市以第一区地价最高,第二区次之,第七区、第三区、第五区再次之,第四区与第六区最低。各区内最高与最低地价相差35倍至158倍,全市最高与最低地价相差238倍。全市平均地价最高与最低只差3倍多。总之,南京市平均地价水平不算很高。虽然作为都城,但建设时间毕竟较短。

2.南京地价变动趋势

表8-31说明,全市平均地价变动,以1931年为最高,1931年以后有所下降,原因是:第一,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日本舰队集于南京下关,战事行将爆发,居民纷纷外逃,一时地价大跌,尤其以新街口一带最甚。第二,受经济危机影响,购买力下降,抗战前夕有所回升。

表8-31 1928—1934年南京地价变动[44]

从市区各地点看,地价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新形成的中心商业区,如新街口、太平路、中山东路、中山北路、鼓楼一带,这些地区一跃成为市中心,地价增高数十倍以上。1922年新街口每方丈地价仅 20元,1926年为85元,1930年升至400元,1931年高达620元。[45]新形成的机关所在地及高级住宅区如大方巷、山西路、傅厚岗等地区,地价持续上升,而1927年以前地价较高地区,如夫子庙、三山街、花牌楼、中正街、唱经楼、鱼市街、下关大马路等处,地价上升幅度并不太大,如表8-32所示。

表8-32 1928—1934年南京地价中心点价格涨落调查表[46]

图 8-5虽然简单,却显示出带有普遍规律的内容。以新街口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中心,地价上升速度最快,土地投机活动往往最为集中,但受政治、经济动荡的打击也最为显著,波动幅度最大;以傅厚岗为代表的新型住宅区因起点地价低,土地供求关系不太紧张,地价呈稳步上升状态;以夫子庙为代表的旧城传统商业中心,因土地占用已经饱和,交易活动少,地价变化幅度很小。南京新商业中心、新住宅区及传统商业中心地价变动的规律,在一些中等城市中也有所体现。

图8-5 南京市3个典型地段地价变动趋势(单位:元/方丈)

资料来源:陈岳麟.南京市实习调查日记.∥萧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53848-538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