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沿海的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五地,为“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的区域。在当下时代,广东省依旧是中国大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的省份,由此而决定了其在以投资贸易合作为重点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更加兼具了历史和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

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

东南沿海的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五地,为“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的区域。根据史料记载,二千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唐朝时期,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应该说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越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这条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古代“海上丝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成为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也由此形成了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大幅提高以及指南针的航海应用,全面提升了商船的远航能力,这一时期,同中国有着直接“海上丝路”商贸往来的国家有60多个,也因此而引发了西方世界窥视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更是将“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

古代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由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扬州、福州等其他支线港组成。广州从3世纪30年代即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尤其是在明初、清初海禁时期,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2000多年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之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在当下时代,广东省依旧是中国大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的省份,由此而决定了其在以投资贸易合作为重点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地位。因此,广东省必须积极主动地抓好战略机遇,将扩大对外开放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及优势,加强对港澳、海洋乃至世界的开放,努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式发展模式,对接助力于“一带一路”建设。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更加兼具了历史和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