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多元、创新源动 - 文化资源探析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多元、创新源动 - 文化资源探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结合的多元化的移民区域。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与其开放性是相辅相成的。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还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为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强劲的文化动能。伴随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各个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传播渠道越来越畅顺,文化资源的共享性特征越发明显,有力支撑了湾区一体化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多元、创新源动 - 文化资源探析

粤港澳大湾区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努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发展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带,是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联结的纽带,并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成了新时代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在世界文化激荡的全球化进程中,成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古时候虽然没有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但关于环珠江口区域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记载有较多的文献可考。环珠江口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商道。环珠三角区域具有良好的水质和水温条件,常年暖热的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环珠江口区域先民依托湾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珍珠、养蚝以及盐业等海洋经济,现今深圳沙井蚝业以及云林仙井等文化遗产仍保留着当年的海洋文化古蕴。随着海上航线的不断开拓和大规模海上贸易的出现,“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明时期达到成熟。这一时期,环珠江口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开始带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人们与海洋的关系不再简单停留在海上贸易和海洋渔业,而是开始了与海洋有关的认识、探索、开发和创造性的改造过程,与物质生产劳作相伴随,海洋神话、海事民俗等非物质形态的海洋文化也开始形成并流传下来。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特征,为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动能。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结合的多元化的移民区域。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湾区相伴而居,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互补共存,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包容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多元性与包容性,是文化平权主义的一种体现和印证,这种包容的文化土壤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而使得自身的文化不断更新,不断与时俱进。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与其开放性是相辅相成的。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立足我国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岭南文化历史底蕴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和港台文化的元素,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www.xing528.com)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还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为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强劲的文化动能。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下,在一国两制伟大战略下,在改革开放科学理论指导下,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改革创新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底蕴,相同的时代使命,一衣带水的地缘之亲,表现出很强的关联性特征。伴随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各个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传播渠道越来越畅顺,文化资源的共享性特征越发明显,有力支撑了湾区一体化建设。在湾区内部,先进城市在文化领域的先行探索的成果,能够以较快速度在湾区内部传播,局部文化方始融入大湾区整体文化,最终融入中华民族的新时代文化,赋予民族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寓古今中外于一炉,必能在世界舞台上耀眼夺目,展示中国气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