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口的不同类型及其消费特征

老年人口的不同类型及其消费特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低收入老年人口和高收入老年人口之间的年均收入差距超过2万元,但是两类人群之间的平均消费差距只有0.74万元。不同年龄段的高收入老年人口消费模式与总平均差异较大,也表明收入不仅影响消费数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模式。差异的最高点发生在高龄老年人身上,即85岁及以上年龄组,差距将近2万元人民币。在生命最终的几年内,人均收支赤字增长得很快,达到2.27万元人民币,这个赤字相当于该年龄组人均收入水平的6倍。

老年人口的不同类型及其消费特征

(一)按收入分类

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2014年底,中国城镇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7621元。

1.老年消费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与固定性

消费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固定性,这主要表现在“该消费的还是得消费”,不会因为收入低了就不消费了。虽然低收入老年人口和高收入老年人口之间的年均收入差距超过2万元,但是两类人群之间的平均消费差距只有0.74万元。消费的变化与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的平稳性。事实上即使在收入低下的情况下,其消费水平并不会因为当期收入低下而降低,消费水平是由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状况决定的。

2.高收入老年人口在老年阶段拥有收支盈余

北京大学CHARLS调研数据显示,高收入老年人口在其整个老年阶段是收支盈余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在老年阶段拥有收支盈余的老年人口群体。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高收入老年人口虽然消费普遍低于收入,但是其消费水平本身并不低。不同年龄段的高收入老年人口消费模式与总平均差异较大,也表明收入不仅影响消费数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消费模式。对于高收入老年人口而言,75~85岁的老年人口收支情况最为乐观,不需要靠退休前的经济积蓄,仅凭当期的收入即可有较多的盈余。

3.从年龄维度来看,低收入老年人口消费趋势与总平均趋势相类似

就低收入老年人口而言,在其整个老年阶段的消费曲线表现为进入85岁高龄阶段之前消费曲线相对平稳,在85岁之后,消费曲线尾部发生急剧抬高,并在70~74岁年龄组出现消费的最低谷。在髙龄组,低收入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为整个老年阶段最高,与依旧保持在低谷的收入水平相比较,就可获知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口的收支负担极为艰巨,见图3-2。

图3-2 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口人均年消费

4.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

在按照收入高低进行讨论的情况之下,人均收支赤字曲线的区别非常明显,从下面这张图中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区别。对于低收入老年群体来说,人均收支赤字曲线的形状基本与总平均的人均收支赤字曲线相近似,唯一的区别是低收入老年群体的人均收支赤字水平在每个年龄段都要比总平均赤字更大。

对于高收入老年群体而言,人均收支赤字的曲线与低收入者的曲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状。高收入群体的收支赤字曲线基本上处于横坐标轴的下方,这意味着,在整个老年阶段中,大部分时间的收支是有盈余的,仅在生命周期的最后几年,高收入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是有赤字的,见图3-3。

图3-3 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口人均收支赤字

对比低收入老年群体和高收入老年群体,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老年人口的收入对老年阶段收支赤字的影响非常重要,再加上老年人口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不会因为收入极低而降至极低,因此,老年阶段收支赤字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老年阶段的收入情况。

(二)按居住模式分类

根据CHARLS调研数据,我们将老年人口的居住模式分为两类:单人户和双人户。单人户指家庭中只有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户,主要指因单身、离婚、丧偶而导致独居的老年人口,而双人户指家庭中既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也有其配偶的户。

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口消费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显著性可以在直观的认识中去体会,比如,一对老年夫妇居住在同一户中,那么暖气费、空调费、日用品、交通工具、电器等都可以共用,平摊到每个老年人身上就只有一半了。如果老年人口独自一人居住,那么这些生活必需的费用就只能一个人承担,生活消费水平就会明显增加,见图3-4、图3-5。

图3-4 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口人均年消费

图3-5 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

1.单人户老年人口人均消费量在各个年龄组均远超双人户老年人口

单人户的老年人口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89万元,而双人户的老年人口人均年消费量约为0.99万元。在人均消费量上,单人户的消费水平远高于双人户,甚至在每一个年龄段都远远领先。差异的最高点发生在高龄老年人身上,即85岁及以上年龄组,差距将近2万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验证了上面的直观判断,也进一步验证了居住模式对人均消费影响的重要作用。

2.单双人户老年人口的消费低谷发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单人户老年人的消费低谷发生在80~84岁年龄阶段,临近生命终点时的消费急剧攀升。其攀升的幅度非常剧烈,甚至超越刚进入老年阶段时的消费水平。一个90岁独居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与一个60岁的独居老年人的消费水平相当,而一个95岁或更高年龄的独居老年人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一个60岁独居老年人的消费水平。

与单人户老年人口的消费曲线不同,双人户老年人从进入老年阶段开始,其消费水平就基本呈现逐年平缓下降的趋势,直至生命终点时其消费水平达到最低值。在双人户老年人口的消费曲线中,还有一个次低谷,即70~74岁年龄阶段,这是除去生命终点时低谷以外的第二个低谷。这一次低谷与总平均消费曲线中的低谷发生在同一年龄阶段,或许可以认为这一低谷是由这一年龄阶段对老年人口所产生的内在因素所引起的。

3.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

单人户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整体比双人户要高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单人户的人均收支赤字在生命最终的几年逐步往高处走,而双人户的人均收支赤字曲线在尾部却是逐步往下走,意味着双人户老年人口在生命最后几年的收支赤字情况反而在逐渐好转。

具体来说,单人户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约为1.29万元,收支赤字整体平稳,仅在生命最终几年急剧上升。人均收支赤字最小的年龄阶段是85~89岁年龄组,大约为0.9万元。在85~89岁之前,收支赤字有略微缩小的趋势,而在这之后直至生命终点,收支赤字迅猛提高。在生命最终的几年(90岁及以上年龄阶段)内,人均收支赤字增长得很快,达到2.27万元人民币,这个赤字相当于该年龄组人均收入水平的6倍。

相比单人户老年人口,双人户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整体上要低很多,平均收支赤字约为0.31万元。双人户老年人口收支赤字最小发生在90岁上高龄组,与消费最低谷所在年龄段相互重合。并且,双人户老年人口的人均赤字水平从进入老年阶段开始到生命终点为止,一路下降,从60~64岁组的人均0.39万元人民币的赤字,到生命最终几年的0.05万元人民币的赤字,减少了八成。

老年阶段人均收支赤字反映出有老伴一同生活的赤字要比没有老伴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好很多。这其中不仅仅是上文所提及的生活必需品可共用所带来的双人户消费水平比单人户要低,更重要的是由于双人户老年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扶持,能够弥补整个老年家庭的经济收支赤字,也在生活与心理上相互照应,使得双人户老年人口整体上的收支赤字状况比单人户好很多,并且在生命最终的几年赤字情况也没有恶化,反而改善了,见图3-6。

图3-6 不同居住模式老年人口人均收支赤字

(三)按城乡分类(www.xing528.com)

1.城乡老年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人均总收入差距仍然明显

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城镇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7621元,分别比2000年提高16538元和5970元。扣除价格因素,城镇老年人口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9%,农村老年人口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农村老年人口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老年人口。

从城乡差距来看,2000年,城镇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是农村老年人口的4.5倍,随后逐渐缩小,到2014年,城镇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是农村老年人口的3.1倍。

联合国驻华系统编制的《老年公平在中国》表明,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收入差异呈现拉大趋势,说明中国社会中女性无论在社会保障还是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发展机遇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

《老年公平在中国》指出,养老金收入的性别差异在城镇地区尤为明显。城镇老年男性的年均养老金收入是11728元,而老年女性的年均养老金收入仅为6403元,是老年男性收入的54.6%。退休年龄和工资收入的差别是造成男性和女性养老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养老金收入水平取决于一个人在退休前所做的贡献,不仅受缴费年限的影响,还与缴费多少即工资的高低密切相关。女性的平均寿命(2010~2015年)为77岁,比男性长3年(男性2010~2015年为74岁),但女性平均退休年龄是52.8岁,比男性早7年,因此女性平均工龄比男性短。所以,与男性相比,为维系退休后体面的生活,女性面临更多挑战。

从收入结构来源看,《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2014年城镇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79.4%,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20.6%,非保障性收入占比增加接近10%。2014年,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36.0%,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64.0%。与2000年相比,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提高21.7%。就主要收入来源而言,城镇老年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保障性收入(主要指养老金),而农村老年人口仍需通过工作获得收入,或是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此外,不同的养老金体系也导致了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的收入差距。在城镇地区,一个人的养老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在就业期间的收入水平,而在农村地区,养老金收入相对固定,且起点偏低。

从收入变化趋势来看(基于CHARLS调查数据),整个老年阶段,城市老年人口的收入最低值高于农村老年人口的收入最高值,并且这种绝对优势一直保持于整个老年生命周期中。城市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在进入高龄阶段之前表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在85~89岁年龄阶段时达到收入的最高值。但是城市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的这种平稳爬升趋势在进入高龄阶段之后立刻消失,转而急剧下降,直至生命终点时的收入达到最低值。与城市老年人口相比,农村老年人口人均年收入的曲线更为平稳,没有急剧的上升与下跌,基本保持在平均值上下,但农村老年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

2.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现端倪,但消费水平差别明显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数据显示,2014年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从支出结构来看,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经常性支出占17.3%,医疗费支出占12.8%,家庭转移支出占9.0%,文化活动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

根据CHARLS调查数据,城乡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农村老年人口只有在高龄阶段(85岁及以上年龄组)才与城市老年人口接近,在其他任意年龄组均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口。城市老年人口的消费低谷出现在80~84岁,农村消费低谷出现在70~74岁。与低收入老年人口的年龄段人均消费曲线类似,农村老年人口的年龄段人均消费曲线与总平均的人均消费曲线形状基本一致。

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收入,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普遍收入水平较低(无论是横向与其他年龄人口的比较,还是纵向与其他国家老年人口的比较),并且农村老年人口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构成,使得低收入老年人口、农村老年人口和总体老年人口这三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消费变化趋势十分相像。

3.城乡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

按照城乡进行区分讨论的人均收支赤字中,可以明显看出城市老年人口的收支赤字显著小于农村老年人口。在整个老年阶段都是如此。我们认为,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因为城市老年人口在退休前普遍有固定工作,因而退休后基本上每个月可以获得较为固定的退休金,并且这个退休金要比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金要来得高。再加上城市老年人口往往会有一些房产财富,能够在老年阶段仍然获得一些来自房产出租等方面的财产性收益。并且,城市老年人口自身文化素质较高,退休后继续参加经济活动,从而可以获取退休金之外的经济收入。

对于农村老年人口而言,进入老年阶段之后自身的劳动能力逐步退减,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农村老年人口在老年阶段的收入非常有限,除了养老金之外,恐怕只有子女的一些补贴,或是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或非农业劳动贴补家用。这样一来,农村老年人口在其老年阶段的经济收入状况与城市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状况相比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若想要缓解农村老年人口在其老年阶段的收支赤字的状况,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

(四)按性别分类

1.男女老年人口整体消费水平不相上下

男女老年人口的人均消费水平从平均值来看并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老年男性人均年收入水平高于女性,主要是因为男性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就要比女性高,而退休金发放水平的高低所参照的正是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因此,也就造成了老年男性的人均收入水平要高于老年女性的人均收入水平。无论是农村地区还是城镇地区,老年男性的收入都要高于老年女性。

2.高龄女性的人均消费水平猛增

具体从各个年龄阶段来分解,依然可以看出男女老年人口的消费差异。

就老年男性而言,从进入60岁老年阶段开始,其人均消费水平虽有增减,但增减的幅度并不大,消费的最低谷发生在70~74岁年龄阶段,在生命最终的几年时间中,人均消费水平不增反降。男性在老年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消费的非常平稳,这与男性的生理特征,包括老年阶段身体素质较为良好,高龄男性少于高龄女性等因素相关联的。

而老年女性人均消费水平在进入85岁高龄阶段之前非常平稳,进入85岁高龄阶段之后,其人均消费水平急剧上升。

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在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消费差异明显,且高龄女性在交通通讯支出、能源消费、衣着消费、日用品包括美容化妆品支出、文娱旅游开支、保健开支这些方面都比高龄男性高出许多。产生这样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女性平均寿命要比男性多几年,因此,高龄阶段的女性往往为独居老年人(而高龄的男性为独居的并不多);另一方面,女性由于在生活上更多地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因此对水电、燃料、个人卫生清洁用品等的消耗相比男性要多。

3.不同性别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

根据CHARLS调查数据,在按照性别讨论的情形下,男性老年人口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均收支赤字均低于女性老年人口。总体而言,按男女性别区分之下的老年人口收支赤字差异是最小的。但具体从各个年龄段来分析,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在未进入85岁及以上高龄阶段时,男性老年人口与女性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区别并不大,但在85岁之后,男性与女性的人均收支赤字差距开始明显扩大,在高龄阶段老年女性的人均收支赤字约为老年男性的4倍。

(五)按受教育程度分类

在划分高学历与低学历时,我们采取以是否完成义务教育为界线,即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口称为高学历老年人口,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口划分为低学历老年人口。这一划分标准主要考虑目前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高学历的衡量标准稍微偏低,只要是高中毕业就被视为高学历。

1.高学历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显著高于低学历老年人口

受教育程度除了直接影响退休前的收入水平,也直接影响退休后的收入水平。通常来说,具有高学历的老年人除了在工作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退休后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进行返聘、兼职、半就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从中获得收入。并且,诸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越老越吃香、越老越经验丰富”的工作者,他们在退休后如果继续参与经济活动,甚至可以获得比退休前更高的经济收入。

2.低学历老年人口人均消费水平仅在高龄阶段超过高学历老年人口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口之间存在巨大的消费水平落差。一方面,凭借高学历与低学历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差异,可以解释两者之间为何存在如此大的消费差异。另一方面,高学历与低学历老年人口的消费差异也受到除收入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高学历老年人口的社会交往圈子与低学历老年人口所接触的社交圈子不同,学历高的老年人口需要参加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因此,穿着、交通工具、社交开支等一系列的消费就会比低学历的老年人口消费得多。再比如,高学历老年人口往往更容易从事经济收入更高的职业,因此,在退休前这些高学历老年人口的消费习惯就已经相对处于较高水准了,由于消费习惯会从退休前一直延续到退休后,不容易轻易改变,因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高学历老年人口的消费要比低学历老年人口显著高出许多。

3.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

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口而言,低学历老年人口在整个老年阶段的人均收支赤字都要比高学历老年人口高。并且,在中龄阶段和高龄阶段,伴随着高学历老年人口在这两个年龄阶段人均收支出现盈余(好转),进一步拉大了与低学历老年人口人均收支之间的距离。

根据CHARLS调查数据,低学历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约为0.55万元人民币,人均收支赤字最乐观的年龄段是60~64岁年龄阶段,约为0.52万元人民币,赤字最为严重的年龄阶段是高龄阶段,约为2万元人民币。

高学历老年人口的人均收支赤字约为0.03万元人民币,人均收支赤字最乐观的年龄段是85~89岁年龄阶段,该阶段不存在收支赤字,转而是收支盈余,收支盈余将近3万元人民币。收支扭亏为盈主要依赖于两方面:一是收入水平的陡增,二是消费水平的稳步下降。在巨升与微降的共同作用下,85~8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口产生一定额度的收支盈余。而赤字最为严重的年龄阶段仍然是高龄阶段,达到1.32万元人民币。对于高学历老年人口而言,人均收支赤字曲线极富变化性,特别是在生命周期的最后十年中,从人均盈余3万元人民币,骤变为人均赤字1.32万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