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矿业经济的绿色产业链内涵分析

矿业经济的绿色产业链内涵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重视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各利益主体间能够最大限度地产生互相吸引或正面的信息交流,形成良性的空间系统,且冲突和争执并不意味着不能沟通,反而是沟通的开始和良好契机。最后,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信息收集尤为重要。

矿业经济的绿色产业链内涵分析

笔者认为,绿色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四维概念,其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的内生动力模式(见图7-2)。以供需链为基础,企业链为载体,以价值链为导向,空间链为形式,以原料和产品的供需链和企业链,以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环保价值理念的价值链导向,构建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和政府和谐共处的信息流畅系统空间。当四者之间能够形成相对稳定且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时,就意味着绿色产业链的形成。具体而言其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以若干个企业为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态系统。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的供应链,另一种是横向的协作链。垂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一般把垂直分工划分为产业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产业的服务与配套。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将其垂直方向不断延伸,横向协作方向发展更为宽阔。而产业链的发展与深化,则是会随着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发展程度而不断地细化,实现和创造其价值,如图7-3 所示,C1、C2、C3 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 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 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 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 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 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当产业链发展较为稳定和成熟,则会出现产业集群现象,并会不断地深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市场交易。

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概念,是指其依据生态学社会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的系统创新活动,构筑企业和社区共生体、构筑生产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规划生态区域发展,使建立的生态工业网络不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简单模仿,而是集物质流、能流、信息流等多维度多层次的高效绿色产业链和生态圈。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是指要求主要矿业企业及补链企业不断通过市场机制的驱动和政府政策扶持与非政府组织的桥梁作用,为矿业企业在勘探、选矿、采矿、冶炼、生产和复垦等各个阶段构建信息生态网络平台,促成其与金融、贸易、技术和投资领域的链接,构建企业与社区共生体,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保障区域矿业生态的发展与稳定,最终形成企业间相互协作,企业与社区共赢,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协作共生的新局面,促进矿业经济的高效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图7-2 绿色产业链内生动力模式(www.xing528.com)

因此,首先,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价值理念就不仅只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也要重视社会生态价值的实现,将经济价值与社会生态价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需要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宣传,更需要企业能够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行业规范和企业信誉塑造,重视平衡社会生态发展与经济利益间的关系。其次,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发展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不仅有企业与政府,而且附近社区居民、产品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媒体等都是其协同主体。相关利益者都是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主体,虽然只是协同参与和监督,但在现今信息技术发达和法制观念逐步提升的时代里,协同主体的参与作用和效力有着重要意义。再次,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重视各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各利益主体间能够最大限度地产生互相吸引或正面的信息交流,形成良性的空间系统,且冲突和争执并不意味着不能沟通,反而是沟通的开始和良好契机。最后,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信息收集尤为重要。产业链的发展与稳定需要依靠终端消费来实现,而在产品演变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信息收集能够瞬间摧毁或构建新的产业链,不断创新技术与及时处理信息能够有效保障矿业经济绿色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图7-3 产业链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