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多民族共存情况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多民族共存情况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昭王灭义渠戎后,在原义渠戎所居的甘肃、宁夏等地区设陇西、北地、上郡。[37]可见西汉时宁夏地区有大量的匈奴民族。西汉后期,有部分羌人留居宁夏地区。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多民族共存情况

二、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各民族

宁夏地区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战国时期,宁夏地区主要居住着戎族,当时戎族分为许多支系,以固原为中心的宁夏南部地区居住着义渠戎和乌氏戎,以盐池为中心的宁夏北部居住着朐衍戎。秦昭王灭义渠戎后,在原义渠戎所居的甘肃、宁夏等地区设陇西、北地、上郡。虽然如此,戎族并未全部迁徙,留居原地者,以后汇入匈奴之中。

秦统一全国后,从匈奴手中夺回河南地。秦末中原战乱,河南地一度为匈奴占据。汉武帝时,再取河南地,并将降汉的匈奴人安置在北地、安定等边缘几郡,设属国都尉管理。安定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今同心东)。[36]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同心县王团乡和河西乡发掘出近三十座匈奴墓。出土以动物纹透雕铜带饰和车马饰为特征的许多文物。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又置北地、西河属国,以安置上年归降的匈奴人。[37]可见西汉时宁夏地区有大量的匈奴民族。(www.xing528.com)

西汉后期,有部分羌人留居宁夏地区。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因上年西羌起事,汉宣帝命安定、北地、陇西、上郡等地骑兵及降羌骑兵进行镇压。事平后,留万余人在边郡屯田,其中一部分羌人便留居宁夏地区。[38]

另外,在今宁夏固原六盘山附近还居住着部分小月氏人,因此称月氏道。大月氏人原居今甘肃敦煌一带,后来被匈奴欺辱而西迁。汉文帝初年,未西迁的一小部分月氏人进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定西河地,小月氏内迁,其语言、衣服、饮食等和羌人相似。入居宁夏月氏道的小月氏,大约此时迁徙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