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赢得漂亮!悍将出征的分析介绍

赢得漂亮!悍将出征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行前,市委领导的叮嘱犹在耳畔:“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井冈山脱贫政治意义非同寻常,组织上把这副担子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更是对你的期望。此一战只许赢不许输,只许赢得漂亮不许赢得勉强!”10天后,第一轮调研结束,刘洪召开了干部大会。

赢得漂亮!悍将出征的分析介绍

2015年11月,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带领全党上下、全国上下拉开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对决贫困的伟大战役的序幕。

江西省委、吉安市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立刻着手布局大战,目光不约而同聚焦井冈山

井冈山,普普通通的三个字,却总能在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心底激荡起深深的情愫,因为那里深埋着中国布尔什维克的根。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养育了中国革命,养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但是作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井冈山,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13.8%,不能不说这是每一名共产党人心中的痛。

作为江西的一扇窗口,中国的一扇窗口,井冈山能否脱贫万众瞩目。井冈山脱贫要抓紧,要扎实,要高质量,要“360度无死角”经得起推敲和考验,成为江西省委省政府、吉安市委市政府的共识。

这是一场硬仗,更是一根硬骨头。打硬仗要悍将,啃硬骨头要好牙口,井冈山脱贫攻坚战的帅印交给谁呢?经过一番过筛子般的精挑细选,省委、市委领导们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一个扶贫老兵身上。

刘洪,时任吉安县委书记,1965年2月出生,江西省安福县人,多年在基层摸爬滚打,曾任两个贫困乡镇的党委书记和永新、吉安两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此人工作作风扎实,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所到之处,颇受干部群众好评。因为干起工作来不要命,刘洪身边的干部们戏称:“跟着刘洪干,没有夜与昼。陪着刘洪干,不知休息为何物。”

省委、市委领导发话了:井冈山脱贫攻坚,要派就派这样的悍将去!

一纸调令,刘洪出发了。

2016年1月14日,一辆黑色公务用车畅行在通向井冈山的高速公路上,刘洪坐在车后座。正值中年的刘洪,浓眉、宽额、阔唇,气质中蕴含着中年男子特有的成熟稳重。一路上,刘洪始终陷在深深的思考中。车子到达一个收费站,坐在副驾的工作人员回头提醒道:“刘书记,到井冈山地界了。”

刘洪摇下车窗。清新的空气一股脑冲进来,结结实实抱住了他。刘洪精神为之一振,向外望去。

虽然正值隆冬季节,窗外的赣鄱大地却一片浓郁苍翠。山外有山,山山相连,井冈翠竹密密仄仄地铺陈在层峦叠嶂间,薄薄的云雾轻柔地缠绕在山间,仿佛神女之衣袂翩然。

美则美矣,穷是真穷。井冈山市域面积129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仅15.26万亩,林地168万亩。这里是“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从前保存革命火种的一些优势,今天却成为脱贫的拦路虎。

当年,在这片红褐色的土地上,有18万人参加红军,4.8万人壮烈牺牲。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平均每天牺牲的革命烈士多达56人。井冈山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巨大牺牲,可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井冈山仍难堪地顶着贫困县的穷帽子!

想到这里,刘洪深深叹了口气。临行前,市委领导的叮嘱犹在耳畔:“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井冈山脱贫政治意义非同寻常,组织上把这副担子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更是对你的期望。此一战只许赢不许输,只许赢得漂亮不许赢得勉强!”

肩头沉甸甸的,心里却热乎乎的,一股干劲儿在刘洪的血管中横冲直撞,他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临战状态。

听说来了位新市委书记,井冈山市的干部们都翘首盼望着召开干部大会。可是,连续10天,别说开大会,机关干部连刘书记的影子也没看见。(www.xing528.com)

那一周,在井冈山一个个贫困乡镇、贫困村,倒有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常常辗转在田间地头,流连在农家小院。他身着半旧夹克衫,裤腿挽上脚踝,脚踩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问田里收成,问打工收入,问看病情况,问伢子上学,一边问还一边在小本上写呀记呀。和老百姓聊起天来,两道浓重的眉毛时而纠结时而飞扬,生动又亲切,村民说:“这人好亲切,好像伢子亲叔叔一样。”

此人正是刘洪。一半时间用来下乡是刘洪一贯的工作作风。10天后,第一轮调研结束,刘洪召开了干部大会。大会议题好几个,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刘洪说:“井冈山斗争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我们一定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开拓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刘洪还说:“怎么把井冈山精神用到脱贫攻坚中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让井冈山精神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推动脱贫攻坚。”

大家听得聚精会神,“让井冈山精神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这个说法挺新鲜,可具体怎么做呢?

刘洪没有揭晓答案,而是话锋一转,说道:“脱贫攻坚是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的关系国运的伟大战役。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共产党从来言必信,行必果,从今天起,所有人必须聚精会神,上紧发条,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坚决打赢井冈山脱贫摘帽战!我刘洪要干不好,自然到市委去请罪,组织要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绝不喊半个冤字!你们谁要不好好干,也别怪我不客气!”

刘洪上任后仅半个月,一个魁梧的身影出现在井冈山。2016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井冈山。这是总书记10年间第三次视察井冈山。他对干部们说,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刘洪全程陪同了总书记一行,总书记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深深烙进了他的心。

总书记走后,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刘洪和大家反复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怎么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呢?经反复研讨,井冈山“红蓝黄”三卡精准识别办法应运而生。

从前,井冈山对贫困程度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面上掌握、大概印象,没有精确到户、到人。现在,他们把贫困户分三种颜色予以区分:把贫困程度较重的,作为红卡户;把贫困程度一般的,作为蓝卡户;把已经脱贫的,也就是贫困程度相对较轻的,作为黄卡户。识别原则是“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市级把关、群众公认”,识别方法为“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对所有的贫困人口进行精确“扫描”,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

精准识别是第一粒纽扣,找准了,扣对了,后面的事情便可依次进行。接下来,更有一盘大棋局在井冈山1297.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铿锵排布。

总体棋局五大步:

第一步,“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产业。根据贫困户各自实际,或帮助其发展茶业、竹业、果业等产业,或帮助其到景区、园区、城区务工就业,实施“一户一块茶园、一户一块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确保你家适合啥就干啥,总之户户都有一份稳定的产业收入。

第二步,“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收益。有些贫困户素质较低,自我发展实在困难,怎么办?在每个乡镇都建起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合作社,这部分贫困户可选择以资金或以土地入股,也能搭上产业增收的便车。

第三步,“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有保障。那些年老体衰或身有残疾的怎么办呢?坚决落实国家对这部分人的普惠政策自不必说,井冈山市本级财政再自掏腰包,叠加实施一系列差异化保障政策,确保这部分人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第四步,“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其屋。井冈山在此轮脱贫攻坚战中,确立了“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的工作目标,他们实行差异化奖补政策,坚决消灭危旧土坯房,确保每一栋土坯房都拆得动、建得起、住得进,全面解决包括非贫困户在内的所有群众的住房难题。

第五步,“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有变化。通过消灭撂荒土地,发展致富产业;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的“两个消灭”专项行动,全面完成563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有村庄都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美好愿景。

一个个文件、一项项计划走出市委大楼,走进村村户户,成千上万的井冈山农民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洪流中开始大规模改写人生轨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