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改变文化观念破解精神贫困困境

如何改变文化观念破解精神贫困困境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民是文化扶贫的基本方向。文化扶贫的作用在于变革观念,增强发展意识,优化发展氛围。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解决物质贫困需要借助文化激发精神动力,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贫困群众只有解决精神的贫困,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重庆武隆区、彭水县挖掘旅游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在改变精神风貌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何改变文化观念破解精神贫困困境

利民是文化扶贫的基本方向。文化扶贫的作用在于变革观念,增强发展意识,优化发展氛围。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解决物质贫困需要借助文化激发精神动力,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贫困群众只有解决精神的贫困,才能真正拔掉穷根。文化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润养作用,让脱贫攻坚的进程更具有温度,于无声处优化发展氛围,传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文化公共产品的提供为贫困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应用型知识,引导其深刻理解内生发展的根源、优势和转化渠道等。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匹配文化产品供求关系,将贫困地区的软资源变为硬通货。文化扶贫的多重属性助力精准脱贫多重价值的实现,“扶能”“扶智”和“扶志”目标同步达成。

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自2016年起,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依托中央财政启动实施“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按需布点,为22个中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5054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提升设备设施配置水平,利用公共数字文化“互联网+”优势为深度贫困地区提供平台、渠道与硬件支撑。组织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提升计划等近10项重大工程项目,鼓励扶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边疆少数民族等题材作品,借助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等10余项重大文艺活动为贫困地区优秀文艺院团的作品展示推介和艺术合作搭建平台。自2015年文化部与教育部开始实施“研培计划”以来,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通过学习提高,不断改进技艺、改良设计、拓展市场,收入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各地青年人群参与非遗传承的积极性明显增强。[1]

西部地区其他省区市在文化扶贫上也颇有成效。新疆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将文化精准扶贫与“去极端化”、民族团结进步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优势。截至2017年10月,宁夏606个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在全国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以省区为单位,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文化设施到村、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的“四到”目标。云南滇东威信县充分挖掘长征途中的扎西故事,将“红色扎西”做成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一张王牌。重庆武隆区、彭水县挖掘旅游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在改变精神风貌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1]王连文.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益求精——文化和旅游部系统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成效显著[N].中国文化报.2018-07-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