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黟县青:雕刻石雕的理想材料

黟县青:雕刻石雕的理想材料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徽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又名“黟山清水石”。黟县山上,多产青石,即“黟县青”大理石。“黟县青”的石材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光泽优良,结构严密,是雕琢石雕理想的材料。黟县青的制作工艺复杂细致,首先,要开荒。黟县青的主要用途是房屋的建筑与装饰。西递的祠堂大多气势恢宏,门庭、回廊、门神等都是黑色的“黟县青”,铺在地上的石板也是一色的青石。

黟县青:雕刻石雕的理想材料

徽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又名“黟山清水石”。黄山古时曾被称作黟山,现在的黟县始建于公元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有“古黟”之称。黟县山上,多产青石,即“黟县青”大理石。“黟县青”的石材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光泽优良,结构严密,是雕琢石雕理想的材料。

黟县青的制作工艺复杂细致,首先,要开荒。开荒也称“开大荒”,将石料粗坯凿去多余部分,一直到初具大体轮廓的阶段。进一步打出体与面关系基本形状的过程叫作“开中荒”。一般加工打到离石膏模型形体1厘米厚左右叫“开小荒”。三个过程有时交替进行。其次是打细。打细是将“开小荒”余下的多余部分凿掉,重点是刻画形象和找准形体的起伏结构等微妙变化,需要耐心精雕细刻。最后是打磨。打磨是在打细石雕的基础上,用研磨工具进行打磨、抛光以显示石材的质感,增添石雕作品的光彩,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黟县青的主要用途是房屋的建筑与装饰。明清时期西递民居建筑大量采用这种石料,至今在西递村村口一里处的群山之下,有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的古代地下石窟群。

松石石雕

竹梅石雕(www.xing528.com)

西递石窟群位于黟县西递村和水口之间的群山之下,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石窟群以“天”“地”“人”字号为榜首,大石窟8个,这些石窟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命名,最大最古的石窟当数“天”字号,加上小石窟共76个。这些石窟,原先是西递村建房时的采石场,石窟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历史稍长的石窟距今已有千余年。稍小的石窟可容纳百余人,稍大的石窟则可容纳数千人。“天”字号,其石窟都是通天的,而且像天上的北斗星那样分成环山窟;“地”字号,其石窟都是窟中有窟,窟窟相通的;大小窟均隶属胡氏老祖宗各个房头管辖。

西递的祠堂大多气势恢宏,门庭、回廊、门神等都是黑色的“黟县青”,铺在地上的石板也是一色的青石。

石雕,使古老的西递村成了一座“石林的殿堂”,触目可见造型各异的门罩和匠心独运的漏窗。门罩高大宏伟,庄严肃穆,上方多雕楼台亭阁、人物戏文或雕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的寓意图案。漏窗或圆或方,或如扇面,或像秋叶,或似云朵,内涵丰富,有山水花草、松石竹梅、八宝夔龙等画境。用于生活器皿的石桌、石凳、石花盆、石鱼池亦历历在目,大型石制的牌楼、石狮、石鼓、石瓶不乏其例,更为西递增添了几分古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