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委政府积极推广烤烟种植

党委政府积极推广烤烟种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阳种烟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烤烟生产则兴起于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冬省政府决定将桂阳列为6个烤烟试验县之一。桂阳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为推广种植烤烟,积极筹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孟昭鹤等县领导,审时度势,把握桂阳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出了恢复发展传统农业,继续试验,积极推广种植烤烟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桂阳烤烟生产步入快车道。

党委政府积极推广烤烟种植

桂阳种烟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烤烟生产则兴起于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冬省政府决定将桂阳列为6个烤烟试验县之一。1952年省农业厅派技术人员来桂阳办场(共和农场)试种。同年,县贸易公司干部李国庆,从家乡河南许昌引进烟苗在樟木龙桥试种,共207亩。

桂阳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为推广种植烤烟,积极筹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孟昭鹤等县领导,审时度势,把握桂阳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出了恢复发展传统农业,继续试验,积极推广种植烤烟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首先,紧紧抓住、统一各方面思想认识,并艰苦深入、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其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种烟技术。派农业局局长李宗燊专程赴河南参观学习,同时组织农业局和商业局的40名技术人员去河南和山东学习技术。1960年,以流峰、樟市两个公社作重点,还从河南聘请四名种烟师傅,培训本县烟农460人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专项资金45.1万元(含省农业厅援助款)资助烟农种烟和建造烤房。县财政投入2.03万元,给烟农无偿提供化肥银行发放种烟无息专项贷款2.2万元。当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达6557亩,总产391吨,大部分获得成功,初步尝到了甜头。

在桂阳烤烟生产起步发展的过程中,时任省委第二书记王延春,1964—1966年先后在郴县(现北湖区)和我县蹲点,把种烟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事来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7年,全县种烟面积增加到2.64万亩。1973年冬,省政府确定桂阳为湘南开发重点县,次年县成立烤烟生产管理局,省拨专款180万元,购买拖拉机21台,开荒种烟,面积增至6.14万亩(其中4000亩以上的公社有4个),总产5100吨。被商业部确定为全国十个10万亩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www.xing528.com)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生产力又获大解放。但大力发展烤烟生产面临新的问题:一是“以粮为纲”与扩大烤烟种植,粮烟争地的矛盾。二是旱土种烟容易受旱,而且多年连作易受烤烟黑胫病危害,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加之水利条件未过关,也影响面积的扩大。面对现实,王绍宗率领县委“一班人”深入基层,反复调查研究,果断作出了“粮食要增产,烤烟要扩大”的决定。解决的办法是:全面打好改造中低产田攻坚战;积极推行品种革命(多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等高产品种)和耕作制度改革,实施烟稻连作;全力抓好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解决“死角队”和人畜饮水为主的水利建设。全县一场“以奖代投”大搞水利工程和“开肠破肚”的田洞排灌配套工程建设拉开大幕。几年间,先后建成中型水库1座(贤江水库)和大量小型蓄水、提水引水工程,开挖排灌渠道321条,改造河溪1200条。13.4万亩深泥冷浸田得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5.54万亩。烟稻连作面积达10万亩以上,实现了粮烟双丰收,烤烟大发展。1984年,全县种烟11.03万亩。

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桂阳烤烟生产步入快车道。几易规模,形成“拳头产品”,是桂阳农业经济粮、烟、猪三大支柱之一。1989—1997年种烟面积由21.6万亩发展到32.55万亩;收购烟叶数量由2.62万吨增加到4.84万吨;烟叶特产税由2133万元增加到5763万元。烟税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正常年份为50%以上,最高的1988年达71.23%。进入21世纪,烤烟成为全省唯一的产值超4亿元、税收超1亿元的农业产业,中部烟叶吸评质量排名全国第一。如今桂阳烤烟打造的“桂阳金叶”品牌,誉满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