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艺术海外推广:积极传播经典作品,走向世界

中国艺术海外推广:积极传播经典作品,走向世界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让世界深刻地理解中国艺术,向海外有计划地翻译经典作品。我们应当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富有策略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走向未来。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已经不能满足于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简单参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所追求的目标。这进一步证明通过中国文化人系列塑像的艺术,获得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中国艺术海外推广:积极传播经典作品,走向世界

一个国家的文化复兴离不开艺术巨匠,只有在国际舞台上对一流的艺术家进行全方位推介,才能有效地树立起国家的文化形象。西班牙政府曾以重金聘请毕加索为纪念西班牙内战创作绘画,由此催生了享誉世界的名作《格尔尼卡》;英国政府曾委托亨利·摩尔担任“战时官方艺术家”,亨利·摩尔利用这一机会创作了著名的《防空洞素描》,历史性地记录了伦敦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坚忍不拔;日本政府于1937年购买并收藏了东山魁夷的画作《残照》,才使得他的艺术为社会承认,从此大放异彩;美国政府在匹兹堡为安迪·沃霍尔建了专门的博物馆,推动了波普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总之,一位国际艺术大师的产生离不开其祖国所给予的支持和推助,而当艺术家蜚声国际的时候又可以为他的祖国创造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要让世界深刻地理解中国艺术,向海外有计划地翻译经典作品。这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还将对推进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与翻译引进西方艺术理论著作及艺术家作品的繁荣局面相比,向海外系统翻译和推介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著作及艺术家代表作品的工作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显得颇有差距。缺乏组织性,没有一个机构来统筹管理对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著作及艺术家代表作品的翻译推介工作;缺乏系统性,对外翻译工作没有长远综合的规划,对于哪些著作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理论的经典,哪些艺术作品可以代表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平缺乏相对统一标准,更没有清晰的名录;缺乏专业知识,致使高质量的译本犹如凤毛麟角,无法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要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挑战。在与世界的博弈与合作的过程中,当代艺术作为多重文化冲突中的重要角色,能以其独特的身份促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认识、沟通和协调。从全球视角来看,我们正面临一次重大的变革,一个文化发现及其艺术价值重构的重要时机。我们应当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富有策略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走向未来。

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已经不能满足于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简单参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所追求的目标。

近20年来,我在两岸三地举办艺术展,继而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英国、联合国总部、意大利巡回做展。以《老子》《孔子》为象征的文化人系列雕塑、以《睡童》《母与子》为代表的表现人类普世情怀的作品、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表现祈求世界和平的作品,获得了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国际人士的赞誉。潘基文认为:“这些作品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且以工整的颜体亲笔书写“上善若水”以赠。这进一步证明通过中国文化人系列塑像的艺术,获得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巡展到了世界雕塑之都罗马,《孔子》《老子》《李白》等雕塑第一次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与米开朗基罗、曼祖的作品对话,其中组雕《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经意大利文化部批准,永久收藏并陈列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威尼斯宫,这幢具有570年历史的宫殿见证了意大利人民对中国文化的深情。(www.xing528.com)

2012年12月,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到法国卢浮宫展览,在国际美术展中获得了唯一雕塑金奖。该作品选择了类似于文化之鼎的造型,内部刻满《道德经》,以其深邃的慈容向世界叙述中国的和谐思想……

同时,韩国建立了“吴为山雕塑公园”,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收藏并陈列我的《孔子像》,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巴黎大学,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等艺术殿堂收藏并陈列了我的中国杰出人物系列雕像……他们分布于世界。

在以作品本身传递中国文化的同时,我还在世界多所大学的演讲中传播中国文化。2011年参加了中美第二届文化高层论坛,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演讲,阐述中国文化的基因,阐述中国文化是祖国母体内最纯净、最甘甜的乳汁。我在母亲的怀抱里梦想,在吮吸母乳时生长,以德的风尚和体、智的劳作实现梦想。

当代中国艺术的产生发展不是孤立的,连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在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大范围内体现自身的价值。它将使中国梦融入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佳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