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

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

时间:2024-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制作者谭盾自幼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谭盾的观点中,东方的音乐是他进行音乐创作的起点,这也是他的音乐作品可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重要关键因素。在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谭盾除了使用西方乐器之外,还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体裁和中国民族传统乐器,更是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完美的结合和展现。

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制作者谭盾自幼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谭盾的观点中,东方的音乐是他进行音乐创作的起点,这也是他的音乐作品可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重要关键因素。在谭盾创作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人生的无可奈何和凄凉悲惨,中国式的缓慢音乐节奏可以让观众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感受到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人生经历中爱情不管如何伟大,都会有各种无可奈何在考验着我们。 

在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南行》中,中国的传统乐器竹笛被谭盾所采用,由竹笛演奏的音乐声调清脆悦耳,曲调委婉动人,和电影中的江南美景的画面十分匹配,除了和画面中的“小桥流水”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外,还为电影观众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穿越竹林》中,中国的传统乐器箫被引进来,萧所演奏出来的音乐萧瑟凄凉,更加为这种江湖纷争的生活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男主人公李慕白优雅地舞着青冥剑伫立在江南竹林的上面,似乎抱着一种看破红尘,超然脱俗的心态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而玉娇龙则是身段轻盈,左进右击,两个人在竹林上面的一动一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伴随着配乐《穿越竹林》的响起,两个人打斗的画面增添了不少清新脱俗的味道。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交锋》则是由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青筝进行演奏的,这首配乐的创作灵感是谭盾从电影《十面埋伏》中获取的,用青筝青翠的乐音来代替了金属敲打的声音,为电影中的打斗场面无疑增色许多。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丝绸之路》和《夜斗》都是用葫芦丝进行演奏的,葫芦丝的音调细腻轻柔,但是弦音又令人心颤,这就像是那流动的绸布,虽然顺滑但是难抓,因此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悠远的画面。 

在电影《卧虎藏龙》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谭盾除了使用西方乐器之外,还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体裁和中国民族传统乐器,更是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完美的结合和展现。这也正像谭盾在奥斯卡获奖感言时候说的那样:作为一名音乐创造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我的歌曲创作中尽最大可能地使用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乐器,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音乐无国界的目标,因此谭盾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www.xing528.com)

电影《卧虎藏龙》中没有出现特别复杂的乐曲,一般都是采用单一的旋律进行演奏的,在电影的开始是由大提琴进行演奏的电影主题曲,紧接着是加入了少量的突变,这也不禁让我们想到了电影男主人公李慕白的一段台词:“我内心深处并没有感受到一丝得到后的喜悦之情,相反我却被巨大的悲伤所吞噬,这种悲伤很久很长,让我一直无法摆脱。”李慕白本心想着交出青冥剑以后生活就可以恢复到以前的那种样子,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掀起了另外一场血雨腥风,李慕白的爱情也因为江湖上的地位和身份等因素而变得前途莫测,最终李慕白选择向俞秀莲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慕之情;玉娇龙也在经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选择了跳崖自尽。在电影的这两个情节中,都是采用大提琴伴奏的形式,第一个情节是由大提琴缓慢下来进入到了一个暗淡的空间,后一个情节是由大提琴直接进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伤感,在音乐的结尾部分都是用青筝进行伴奏,声调更显凄凉和伤感,观众也为他们的爱情所牵绊着。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中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出的那种清新淡雅之感,同时也有西洋音乐的婉转动听,为我国传统武侠影视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这也启示我们,中西音乐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同样可以呈现出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