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西方街头官僚理论为观察和分析中国村庄场域的基层政策执行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和资源,其“街头官僚”的概念内涵与中国农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乡镇或村庄干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中国乡村干部在村庄层面的政策执行行为,也能够与西方街头官僚理论进行相应的理论对话和分析比较。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在国家贫困治理的村庄场域,位于科层制“金字塔”底端的乡镇政府及其权力延伸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国家扶贫政策基层落实的主要主体和执行单位。由于农村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扶贫项目落实推进、扶贫成效评估等政策进程或阶段中,乡镇以及村庄干部要与农村贫困人口、普通村民等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和联系,成为基层贫困治理“一线”和政策执行“现场”的主要行动者,乡村干部的行为决策也决定着贫困人口的身份认证、福利分配以及扶贫政策的效果。同时,在国家与社会交汇处的农村社会,乡村干部的政策执行行动充满了正式权力的非正式使用、政策选择性执行、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变通等大量自由裁量行为,这些与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语境下的街头官僚形象相照应,反映了政策执行“一线”的基层官员特征及其在复杂流变的政策执行空间所产生的自由裁量。可以说,西方街头官僚理论为观察和分析中国村庄场域的基层政策执行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和资源,其“街头官僚”的概念内涵与中国农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乡镇或村庄干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中国乡村干部在村庄层面的政策执行行为,也能够与西方街头官僚理论进行相应的理论对话和分析比较。据此,本章以西方街头官僚理论、社会学有关互动及场景的理论概念以及国内外有关基层自由裁量的研究为分析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基础,构建一个扩展的街头官僚分析框架,将街头官僚的身份属性扩展到政策执行中流动的“街头”行政空间以及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面对面、直接的互动关系,提出基于街头官僚身份、空间及互动关系的拓展的分析框架,并以此研究和阐释基层政策执行中乡村干部的政策执行行动,以及其所形塑的基层贫困治理运作的实践形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