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框架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框架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资本资源则包括企业内部正式的组织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协作体系、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关系网络等。(二)基于能力观的竞争优势理论依据基于企业能力的竞争力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框架。为了维持企业在核心能力领域的优势,企业战略应当是在核心产品上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从而掌控最终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变化。

框架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资源观的竞争力理论

企业资源学派是在彭罗斯所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取得经营业绩,依靠的是获得具有产生租金的潜在能力的资源。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资源状况如何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与行为,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如果对“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拓展,它可以将知识、能力等要素纳入其中。但是一般而言,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是异质的,真正重要的是产生能力的资源基础。

企业资源学派将企业视为一个资源结合体,其中包括了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物质资本资源是指企业占有的地理区位、厂房、设备、材料、资金等。人力资本资源是指企业的经验、知识、信息、智库、员工能力等。组织资本资源则包括企业内部正式的组织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协作体系、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关系网络等。每种资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开发、获取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并使企业收益获得提高。这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资源,就被称为“战略性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占有资源尤其是“战略性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更合理地利用资源来提升竞争力。

企业资源学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坚持深入企业内部去挖掘和认识企业的本质,指出企业竞争力具有内生性和路径依赖性的特点。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不是如波特所说的取决于外部市场结构,而在于企业内部,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所掌控的资源状况。特别是与知识有关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被感受到并发挥实实在在作用的、难以买卖、难以与企业内部组织相分离的独特“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资源竞争力理论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点。第一,过于注重企业内部的资源问题,而忽视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难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动的需要;第二,对于“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定义过于模糊,基本停留于理论解释和学术研究,缺乏可操作性。这一缺陷又是与前述第一点紧密相连的,即不能结合企业外部竞争的需求来分析,就无法确认是哪些资源在发挥战略作用;第三,在有形和无形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有批评指出,所谓的独特的“战略性资源”同样容易被模仿,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是不稳定的和容易过时的。

(二)基于能力观的竞争优势理论依据

基于企业能力的竞争力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框架。企业能力学派与企业资源学派都注重从企业内部去寻找竞争力的来源。但是能力学派力图发掘资源基础之下的深层次的竞争要素,更重视无形的知识与能力,更强调资源组合和组织性因素的作用。

1.组织能力理论

钱德勒是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史学家,他对于商业史的研究支持了企业能力演进的理论。在早期,钱德勒支持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但是后来他认为,要说明现代工业企业产生和成长的规律,基本的分析单位是企业和企业能力,而不是交易。基于商业史学研究的结论,能力是经济组织形式背后的独立的决定因素。钱德勒将企业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因此企业能力来源于企业在三方面的投资,即对于大规模生产设备的投资、对于营销服务网络的投资和对于管理体系的投资。企业管理层通过在人财物产供销各层面的集合投资,造就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企业组织能力。通过对美、英、德等国跨国公司的研究,钱德勒认为,企业组织能力是决定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并且,基于组织能力的竞争优势是能够持续的,主要是因为:一,先行者由于率先实现规模经济而在行业内占据了有利位置;二,先行者在各职能领域都有经验积累和学习能力优势;三,后来者必须面对占据有利位置的先行者的反击威胁,进入成本非常高。所以只要先行者不犯错误和没有外来(政府)干预,挑战者很难战胜组织能力领先的先行者。

2.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西方学术界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开启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新高潮。《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强调,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企业管理者必须重新思考,不能再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要从核心能力的角度看问题。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其主干是核心产品,分支是业务单元,花叶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供营养和支撑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真正的力量所在,而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它将最终产品与核心能力连接起来。区分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非常重要,因为全球化竞争是在这3个层面上同时展开的,但各个层面的竞争的特点和重要性却不同。在短期中,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最终产品上。但长期来看,竞争力来源于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培育和孵化其预想不到的新产品的核心能力。为了维持企业在核心能力领域的优势,企业战略应当是在核心产品上占据市场领先地位,从而掌控最终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其后的学者对核心能力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巴顿在针对企业研发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核心能力和核心僵化两面性的观点,赋予了核心能力概念以动态性。巴顿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与其核心能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核心能力可以帮助增强研发活动;另一方面,当新的研发项目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时,原有的核心能力也可能阻碍新项目的开展,成为核心僵化。如果能够将核心能力的演变与外部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就可以弥补核心能力理论主要从企业内部出发而忽视外部因素的缺陷,将之发展为更为平衡和动态的理论。

总结起来,核心能力理论有如下要点。第一,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第二,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第三,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第四,企业核心能力具有动态演变的特性,积累、保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原文中,并没有给出“核心能力”的准确定义,而是有多处不同表述。文中说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源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包括CTHIO五要素,即文化(culture)、技术(technology)、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信息(inform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其后的研究者对于核心能力概念也有不同的定义,并且这些定义同样多是事后追溯性的。例如在巴顿的研究中,核心能力被定义为区别并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集合,该集合具有四方面,即雇员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这种混乱正体现了核心能力还只是一个模糊、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在使用核心能力概念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来源的同时,理论中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也没有对企业积累、运用和管理核心能力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途径(李东红,1999)。

3.业务流程能力理论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管理咨询专家斯多克和舒尔曼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只在于核心能力,现实中的成功企业都极为关注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将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个企业都有多个价值创造与增值的流程,每个流程都需要多个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关键不在于单个部门的核心能力,而在于对流程的管理,管理者应将重点放在提高业务流程管理能力的设备投资与员工培训上。

基于业务流程能力的竞争理论提出,企业管理要考虑以下四大原则。第一,以业务流程为公司战略的基础,而非产品和服务。第二,竞争获胜的关键在于将企业内部流程转化为顾客创造价值过程的能力。第三,公司通过对支持性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提高业务流程能力,这些设施连接传统的战略单元和部门,并超越这些单元和部门。第四,应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来协调各战略单元和部门。这是一个从管理咨询实践出发,重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

4.动态能力理论

Teece et al.(1997)认为,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而Eisenhardt & Martin(2000)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可识别的常规惯例和过程(identified routines process)。Wang & Ahmed(2007)则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不断地整合、再配置、更新和再创造资源和能力的行为导向,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利用独特的资源升级并重构核心能力以回应日益变化的市场来获得并维持持续竞争优势。不少学者对动态能力的维度也进行了研究。Wang & Ahmed(2007)提出了动态能力的三维度,即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台湾学者Wu(2007)将动态能力分为资源整合能力、资源再配置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贺小刚等(2006)认为,动态能力包含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以及组织变革等5个维度。焦豪等人(2008)认为企业动态能力可以由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组织柔性能力4个维度组成。基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维度的分析,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地对企业的资源以及能力进行整合、配置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它们进行重组的能力,它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带来价值增值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综上,我们可以将动态能力划分为以下5个维度,即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变革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战略隔绝机制。

(三)基于产业观的竞争优势理论依据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竞争战略专家之一。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遵循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注重从企业外部环境的竞争结构而非企业内部因素来分析企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产业本身所固有的可盈利水平,这个由产业竞争结构决定;另一个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应在现有市场结构和企业优、劣势的基础上,选择进入市场的产品战略,而不太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问题。其理论具体内容包括:

1.产业竞争结构的“五力模型”(www.xing528.com)

波特指出,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于产业内的竞争对手,还来自于供方、买方、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了行业内获取利润的潜在能力,如图4-3所示。

图4-3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本)[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

2.基于企业在产业内地位的三种基本战略

波特认为,企业应当根据对于产业竞争结构的分析,基于自身的优、劣势,在产业内寻求有利的定位。而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取决于企业的成本和差异性。因为顾客总是倾向于以更低价格提供相同产品的企业,同时,对那些提供了具有顾客所注重的特性的产品的企业,顾客也总是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无非是两种:成本优势或者差异化优势。再结合竞争范围是整个产业市场还是特定的细分市场,波特给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集中化战略。

3.分析优势来源的价值链理论

波特将企业视为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又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并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企业的优势,既可以来自于构成价值链的单项活动,也可以来自于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企业的价值链又包含在范围更广的价值系统之中。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既可来源于自身价值链所涉及的市场范围的调整,又可来自于企业之间协调、共用价值链产生的最优化收益。

波特的理论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基于产业环境分析的思路,扩大了企业竞争力研究的视野。波特指出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往往不在于企业内部,而在于产业选择和市场定位。价值链的提出,也为企业重新审视价值创造过程、协调各项业务活动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但是,市场结构理论也有其不足。第一,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型是“自外而内”的,只注重对竞争环境的分析,没有突破将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在波特的模型中,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既定的,战略制定只考虑当前企业与外部力量的相对位势,忽视了企业力量的成长和能动性。第二,波特的理论实质上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虽然企业是他的最小分析单位,但产业才是他的研究侧重点,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差异性基本被忽略。第三,成本和差异化优势实质上是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对形成竞争优势的更为内涵的因素,波特并没有深入发掘。

(四)基于制度观的竞争优势理论依据

关于制度的定义和构成研究,主要有以North为代表的经济学视角和以Scott为代表的社会学视角。North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组织人际互动而人为设计的约束条件。Scott认为制度是由象征性要素、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构成的多方面的、持久的社会结构,并为采取、禁止和约束行动提供指南和资源。经济学视角下的制度理论研究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环境具有层次性,国家并不是分析制度环境的唯一层面。一般而言,制度环境包括3个层面:地方、国家和国际。地方制度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方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由于行业活动的地理集中性和地方禀赋的差异,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制度。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性制度,通常包括母国制度和东道国制度。国际企业同时嵌入在母国和东道国制度环境中,但是现有文献往往只分析了母国或东道国制度环境各自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很少同时考虑母国和东道国制度环境。

国际制度是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制度因素或特有的联系因素,主要包括区域制度、制度距离和国际投资协定。区域制度是一个区域内部所有国家的总体制度。制度距离是两个国家之间在管制、规范和认知制度环境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国际投资协定是由两国或多国政府签订的,旨在鼓励、促进和保护各国间投资的法律协定。区域制度和制度距离是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制度因素,而国际投资协定是国家之间专门特设的联系因素。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制度距离,而鲜有系统研究区域制度和国际投资协定相关研究的文献。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制度环境是制度层次、维度和特性三者之间的组合。制度环境主要有缺失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性。制度缺失性是指支持企业运作的正式法律、管制体制、文化氛围和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缺失程度。在相关文献中,制度缺失性也常常用制度质量或制度发展水平来表述。制度不确定性是指对制度变化及其对企业未来活动的影响难以预测的程度。制度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国家或地方之间制度环境的差异程度及其比较制度优势。

(五)总结评价

从前面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介绍中可见,现有理论多是按照单一的研究思路展开,要么侧重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要么关注外部竞争结构,而不能将内外部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资源与能力学派不能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来研究企业能力,其结论就成为对于当前成功企业的一种事后总结和归纳,而缺乏指导意义。竞争环境的改变,会使得原有的成功要素变得无用。资源学派弄不清哪些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能力学派弄不清哪些能力属于“核心能力”,其根源就在于此。企业是嵌入环境中经营、竞争的,资源和能力学派将企业从活动背景中脱离出来进行考察,自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市场结构学派不能深入企业内部考察竞争力来源,使得其理论脱离企业实际而成为“产业竞争力理论”。不切合企业特质进行产业竞争结构分析,得出的往往是“产业竞争优势”而非企业能够利用的竞争优势。受此理论误导,企业容易进入一些看似利润高、其实企业缺乏经验的行业,贸然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而失败。这说明,忽略同一产业内企业的异质性,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学术界对产业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颇多,因此该类评价框架也给予了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导性的意见。波特在《国际竞争优势》中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解释性指标评价,即以决定竞争力的因素为基础的分析,他在钻石模型中提出的四因素和两个外生变量即解释性因素,运用解释性指标进行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还包括多因素综合评判法、标杆测定法等;另一种是显示性指标评价,也称为竞争结果指标评价,这是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所用指标均为客观指标,如进出口数据法、购买力平价法、生产率法等都为显示性指标。裴长洪等(2012)对分析产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也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便是将指标分为外在表现和内在潜力两类,即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显在竞争力即企业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是企业运转的结果表现,均由显示性指标来系统分析;潜在竞争力从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它是由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转化为显在竞争力的指标构成,包括企业的资本运作、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等。

综上,不同学派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跨国公司竞争力进行了解释,也提出了不同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对于企业竞争力,需要的是将企业自身和竞争环境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的研究。现有研究大都受到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比较学派的影响,也是罗列一些影响因素来揭示、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当前状态。对于影响因素的选择缺乏深入研究,各因素间也是机械的并列,没有综合考察其共同发生作用的机理。基于企业自身资源要素禀赋,又结合环境对竞争力的研究,分散体现在关于企业进化、商业生态、适应能力、动念能力的一些文献中,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本研究通过综合资源观、产业观、制度观等研究成果,结合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成长的特殊环境因素及企业复合能力等,提出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等内外不同要素构成的跨国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