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计算贸易成本: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

如何计算贸易成本: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忽略非关税壁垒的做法会低估贸易成本,高估贸易自由化水平。然而,对于给定的目的国j而言,与不同的出口国之间存在不同的贸易成本。目的国j的贸易成本为该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成本的平均值。下面分别给出基于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的综合贸易成本计算公式。中国贸易成本下降幅度较大,为17.9%。进一步观察2007年到2014年,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为立陶宛,降幅达8.84%,贸易成本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为希腊,涨幅为3.7%。

如何计算贸易成本: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

(一)关税等价法(tariff equivalent)

贸易成本的精确测度向来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4)。大多数国内外文献在测算贸易成本时只考虑了关税壁垒,而没有考虑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非关税壁垒。毫无疑问,忽略非关税壁垒的做法会低估贸易成本,高估贸易自由化水平。

Head和Ries(2001)分别考虑基于本地市场效应的报酬递增模型和基于国家产品差异性(nation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的报酬不变模型,首次推导出基于微观理论基础的贸易成本表达式。钱学锋和梁琦(2008)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与G7各国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Novy(2013)拓展Head和Ries(2001)的方法,研究发现贸易成本表达式可以基于很多贸易模型推导得到。比如:引力模型(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李嘉图模型(Eaton和Kortum,2002),以及异质性企业模型(Chaney,2008;Melitz和Ottaviano,2008)进一步将不可观测的多边阻力(multilateral resistance)变量与可观测数据联系起来,进而测量得到综合性贸易壁垒。具体而言,Novy(2013)基于引力方程,推导出一个基于微观理论基础的总体双边贸易成本。基于这种方法测量得到的贸易成本的优势在于,它涵盖诸多贸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不仅包含运输成本和关税,还包括其他难以观测到的因素,比如语言障碍、信息成本以及官僚繁文缛节等。

本书借鉴Novy(2013)的方法,分两步估计不同国家综合性贸易成本。

第一步:估计任意两个国家间贸易成本。

Novy(2013)提出用任意两国i和j双边贸易成本相对于国内贸易成本的几何平均作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标准化的贸易成本。具体公式如下:

很明显,τij=τji,此外,上式减去1的目的在于,当i=j时,即国内贸易,此时通过过关税等价法计算得到的贸易成本等于零。然而,等式右边的数据并不可得,需要将上式变形为可获得数据的函数。Novy(2013)进一步提出,可以将τij化为贸易额的函数。接下来,借鉴Novy(2013)的思路,基于本文效用函数,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

其中,xij为i国购买i国的支出,xjj为j国购买j国的支出,xij为j国购买i国的支出,xjt为i国购买j国的支出。

可以看出,τij由贸易量和帕累托分布的形状参数k共同决定,而k已经在前面估计得到。因此,只需知道国家i和国家j之间和各自国家内部贸易量的数据,就可以得到任意两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然而,对于给定的目的国j而言,与不同的出口国之间存在不同的贸易成本。

第二步:估计一个国家与各个贸易国的综合贸易成本。

目的国j的贸易成本为该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成本的平均值。下面分别给出基于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的综合贸易成本计算公式。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目的国j的综合贸易成本由该国与世界各国的单边贸易成本决定,而世界各国的单边贸易成本又是由贸易量决定的。接下来,只需要知道不同国家之间贸易量的数据即可。(www.xing528.com)

(二)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为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即WIOD),WIOD数据共有两套,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发布。其中,2013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0个国家,分别为27个欧盟国家和13个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包含35个部门,时间跨度为1995—2011年;2016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3个国家,分别为28个欧盟国家和15个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包含56个部门,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数据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考虑到数据的新颖性和国家的多样性,我们选择使用2016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选取2000年、2007年和2014年这三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关税等价法分别计算这三年各国的贸易成本。选择2000年作为贸易自由化发生之前的年份,除了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还因为2000年是中国加入WTO的前一年;选择2007年是因为这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前一年;选择2014年是因为这是最新数据。

(三)估计结果

表6.1和表6.2分别展示了通过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计算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这三个时间点的贸易成本,以及分别从2000年到2007年以及从2007年到2014年贸易成本的变化率。通过表6.1和表6.2,可以直观地发现一些现象:(1)所有国家从2000年到2007年,都经历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只是下降幅度不同;然而,不同国家在2007年到2014年这一区间的贸易成本变化却有升有降。即便那些贸易成本持续下降的国家,在2007年到2014年的下降幅度也明显小于2007年之前的幅度。这说明,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大部分国家都积极采用贸易自由化政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个国家又普遍性提高贸易壁垒,不过程度差别较大;(2)不同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差别很大。观察表6.2通过几何平均法得到的结论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7年,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为保加利亚,下降幅度超过25%,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小的两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美国,下降幅度仅约为0.78%和0.8%。中国贸易成本下降幅度较大,为17.9%。进一步观察2007年到2014年,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为立陶宛,降幅达8.84%,贸易成本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为希腊,涨幅为3.7%。中国在2007年到2014年通过简单平均计算得到的贸易成本略有上涨,涨幅约为0.02%。

表6.1 不同国家或地区2000年、2007年和2014年的贸易成本(简单平均)

续 表

表6.2 不同国家或地区2000年、2007年和2014年的贸易成本(几何平均)

续 表

接下来,我们分别采用表6.1和表6.2根据简单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得到的贸易成本,计算各个国家在2007年和2014年的贸易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