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运输工具统计分析

物流运输工具统计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输工具是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基本物质资料。空车行程是指报告期内车辆总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包括回空和调车等无载运行的里程。其表示车辆在运行中扣除空驶因素后的最大运输能力。(二)车辆时间利用统计1.总车日总车日是指公路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累计数。其计算公式为由于车辆只要当天出过车参加营运性运输,不管出车时间长短,即计为一个工作车日。

物流运输工具统计分析

运输工具是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基本物质资料。在统计工作中,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统计指标不尽相同,本书以公路运输为例。

(一)车辆行程统计

公路运输企业运用汽车实现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是车辆载有货物行驶一定距离(按千米计算的里程)的结果。汽车运行里程的长短,是反映运输能力使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1.总行程

总行程又称总车千米,是指报告期内车辆在实际工作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总行程必须是车辆为进行营运性运输而行驶的里程,不包括为进行保养、修理而进出保修厂及试车的里程。

车辆的行驶里程应根据行车路单上的行程记录或实际行程统计。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因故绕道或进行循环运输,出车后未到达装、卸货地点,因故返回,其行程均按实际行驶里程计算。

其中,载运行程是指报告期内总行程中车辆载有客、货(不论是否满载)的行驶里程。空车行程是指报告期内车辆总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包括回空和调车等无载运行的里程。

2.总行程载货量

总行程载货量是指报告期内在用载货车辆的总行程载运能力。计算单位:吨位千米。它表示在汽车全部行驶里程中可能实现的最大运输能力,即车辆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按照标记吨位可能完成的最大运输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载运行程载货量,即报告期内在用载货车辆的载运行程载运能力。其表示车辆在运行中扣除空驶因素后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

注意:在车辆标记吨位相同的情况下,可用总车公里与标记吨位相乘求出。当车辆的标记吨位不同时,其总行程载货量、重车行程载重量应按不同标记吨位分别乘以总行程和重车行程,然后再相加求得。

【例4-1】 某运输企业报告期有CA 10B型车40辆,标记吨位为4吨,完成总行程240 000千米,其中200 000千米为载运里程,另有东风牌汽车10辆,标记吨位为5吨。完成总行程70 000千米,其中60 000千米为载运里程。求该企业的总行程载货量及重车行程载货量。

解:由题意可知,该运输企业拥有两种不同的标记吨位车型,因而应分别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二)车辆时间利用统计

1.总车日

总车日是指公路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累计数。不管车辆的技术状况是否完好,只要企业使用一天,那么就计为一个车日。其中,工作车日是指在完好车日中,实际进行工作的车日。停驶车日是指在完好车日中,因为无客货或者燃料中断等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出车的车日。(www.xing528.com)

2.工作率

工作率是指报告期内工作车日在完好车日中所占的比重用,用以反映车辆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3.平均每天出车时间

平均每天出车时间是指车辆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的出车时间。计算单位:小时。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车辆只要当天出过车参加营运性运输,不管出车时间长短,即计为一个工作车日。所以必须设置平均每日出车时间这一指标,才能进一步说明车辆时间的利用程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可看作车辆工作率指标的一个辅助指标,它受企业工作制度和车辆运行组织工作水平的影响。

4.出车时间利用系教

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是指在出车时间中车辆运行时间所占的比重。其中,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可以是一定时期内的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总数,也可以是平均每个工作车日的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计算公式为

在车辆的出车时间内,包括车辆运行时间和车辆停歇时间。车辆停歇时间指车辆装卸货物及等待装卸货物的时间、技术业务作业时间以及其他停歇时间。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系数必须压缩各种停歇时间,特别是要消除不必要的停歇时间,如车辆运行中排除机械故障时间和驾驶员不遵守作业制度任意延长休息时间等。

(三)车辆载重能力利用率统计

1.吨位利用率

吨位利用率是指报告期内载货汽车自载换算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货量的比值。它是表明车辆的装载能力的利用程度指标。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因素有货物的特征、起点站的货源情况,以及沿线货源补充程度、车辆的型号、货物装车的技术、道路条件等。其计算公式为

在计算货车的吨位利用率时,附载旅客所完成的旅客周转量人千米应换算为吨千米。

2.实载率

实载率是指报告期内车辆自载换算周转量占其总行驶载货量的比重,用以反映总行程载货量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