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欧洲医疗仪器崛起,低价外国产品普及?

美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欧洲医疗仪器崛起,低价外国产品普及?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5-5显示,整个80年代,惠普科技占据了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盟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在投资发展医疗检测仪器方面比美国保守,这与欧洲医学界严格管制设备采购的制度有关。当外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的相容度越来越高时,低价位的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普及程度也开始提高。这套系统在欧洲日趋普及,在美国却因为碰到诊断责任归属的问题而难以推广。

美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欧洲医疗仪器崛起,低价外国产品普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掀起了一波并购风潮,牵涉其中的大多是美国公司。这波并购风潮主要吸引的是一批制药公司,像美国的雅培、贝迪、施贵宝以及瑞士的罗氏等制药公司,纷纷以购买美国既有的医疗检测仪器企业的方式,加入这个市场。

不过,这一波并购行动的结果多半不如预期中那么顺利。医疗检测仪器与电子产业的关系比较密切,甚至大于它和医药产业的关系。虽然这两项产业都与医院有生意往来,但在制造、销售和服务上面的做法大不相同。当医疗检测仪器的产业集群逐渐成形时,制药公司的竞争技巧更不适用。在一些并购案中,医疗检测仪器部门被置于整个企业集团中的次要位置,也导致这些医疗设备企业远远落后于全力投入的竞争者。

图5-4显示,70年代有很多医疗检测仪器企业股权易人。例如,电子力学公司被贝迪买下来,然后又卖给利顿,再被转卖给PPG。医疗电子公司先被霍尼韦尔集团买下,后来又卖给PPG。泰克把它的医疗检测仪器部门卖给太空实验室公司,但后者又被施贵宝买下后再转手给韦斯特马克。在这一易手与合并风潮中,惠普科技是大赢家,它对这个产业始终如一,并且通过相关产业部门掌握交流所得的技术信息。与惠普科技比较,20世纪70年代早期很风光的美国光学与贝迪两家公司,后来都走了下坡路。如图5-5显示,整个80年代,惠普科技占据了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盟主地位。

图5-5也显示,80年代中期,医疗检测仪器产业中主要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许多发达国家中都有医疗检测仪器产业,而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是美国、德国日本。企业在海外设厂生产通常取决于当地的需求,如惠普科技等美国公司在欧洲有生产工厂,而欧洲最大企业西门子,则在美国生产它的医疗检测显示器

图5-4 医疗检测仪器产业中的并购过程

半导体阴极射线管等重要零部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然而美、日两国的检测仪器企业并未出现逆向整合的情况,原因是这些零部件也可以在全球各地取得。对先进的检测仪器而言,软件是最主要的组件,美国就是因为软件工程师供应无虞,才使美国的医疗检测仪器企业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医疗检测仪器在80年代的改良创新动作,依然是由美国主导,不过这些动作比较缺乏革命性的变化,改善重点放在更简易的操作方法等方面。例如,一家自行创业的新公司迪纳门,开发出一种套在手上的环状间歇性血压计,另一家公司Nellcor则发展出可以在病人指尖测量血氧饱和度的小型测量仪。这些新产品都运用了微处理器技术。其他在显示器上的创新包括增加液晶数字显示,以使显示器的读数更精准,阅读距离也可更远。这些创新都是为了使产品更容易使用。由于各家产品在造型和性能上越来越相似,产品的差异一般取决于外观的美感。

很多创新产品来自坚持如一的企业或小公司。大企业要集中注意力、在规模不大的新产品环节下工夫或选择高风险的创新构想,通常较为困难。一般而言,当企业有一项创新技术时,它常以收取专利费的方式,允许其他企业参与生产,促使产品标准化,使自己的产品能与其他企业的系统相容。(www.xing528.com)

医学界广泛使用电脑的趋势,也是医疗检测仪器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惠普科技领先开发一种检测仪器,可以将检测数据直接输入电脑,随时提供病人的最新状况和有关数据,这将可取代传统病床尾端的病历卡。这个产业往病理信息管理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但是等到传统领域高度成熟饱和后,这将是一大出路。

图5-5 80年代中期,医疗检测、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市场占有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的评估。
*包括所有利顿和霍尼韦尔的并购。

不过,一个更重要的产业需求正在出现,并且这种现象在美国尤其显著。1980年,发达国家普遍紧缩全民医疗保健开支。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当普及的欧洲国家,似乎更有理由紧缩政策,执行起来也更容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在投资发展医疗检测仪器方面比美国保守,这与欧洲医学界严格管制设备采购的制度有关。80年代的景气停滞更加深了这种投资紧缩的现象。日本政府也在80年代初期,重新分配并减少了对医院的财务支持,同样导致了各机构在采购医疗检测仪器时,态度更趋保守。

美国市场的情况也不好,联邦政府在同一时期正试图削减预算,医院则感受到来自保险公司和投资人的双重压力。如全民健康维护组织等形态的医疗保健体系快速崛起,对医院形成了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也影响到医疗检测仪器的采购,强调提高生产率与升级的潜能等条件。

当外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的相容度越来越高时,低价位的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普及程度也开始提高。日本光电和其他日本企业采用单机多于组合化的设计,使它们的产品比大多数美国产品便宜了许多。在重视成本的80年代初期,这个产业的成员认为,日本光电的产品稳定性良好,将使它有绝佳机会大举进驻美国市场。然而,日本产品因为缺少足够的市场营销和维修服务能力,在市场的占有率依然有限。36而美国公司感受到降低成本的压力,也正努力发展平价的显示器,以舒缓这种威胁。

另一个更激进的变化是闭环控制概念的问世。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病人的生理迹象,调整用药剂量等治疗作业,减少医生贸然作决定的问题。这套系统在欧洲日趋普及,在美国却因为碰到诊断责任归属的问题而难以推广。不过,面临医疗诉讼的威胁,若是监控系统可以降低医生风险而不介入诊断,将对医疗检测仪器及其他医疗研究领域的研发产生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