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兼顾内外销的需求条件

兼顾内外销的需求条件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00万人集中在狭小的土地上,形成可观的国内市场,韩国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与本国需求条件有关。像韩国企业很自然地全力发展小型车,基本家电与其他产业的特定产品环节,都是受到国内需求条件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韩国产业的发展中,需求条件的影响力是比较弱的一环。出口产业集群的单薄及项目稀少,正是韩国缺乏高标准国内需求的铁证。

兼顾内外销的需求条件

4200万人集中在狭小的土地上,形成可观的国内市场,韩国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与本国需求条件有关。水泥、铸铁与炼钢等产业,同样是先有国内需求后,再发展成重要的出口产业。

近年来逐渐成为出口产业的韩国国防工业,也是基于相同经历。韩国政府在国防安全上大量投资,因为武器制造的要求专业而且高度精密化,结果这方面的压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消费型产品领域上,钢琴产业同样是因国内需求而发展出国际实力的例子。韩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加上韩国有不少国际知名的演奏家,爱乐风气导致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精致化。

乍看之下,韩国大多数出口产业的内销比重并不高,然而,如果将人均国民收入、地理位置、多山地形、文化与产业种类等列入考虑,还是可以发现韩国国内市场对这些产业的影响力。像韩国企业很自然地全力发展小型车,基本家电与其他产业的特定产品环节,都是受到国内需求条件的影响。当日本企业因日元升值与贸易障碍压力而被迫采取发展市场的措施时,也给了韩国企业乘势接收相关国际市场的机会。以半导体工业为例,韩国企业的专长在于标准化存储芯片,就是因为下游消费型电子产业对存储芯片有大量且迫切的需求。类似情形也可以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发现。(www.xing528.com)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韩国产业的发展中,需求条件的影响力是比较弱的一环。第10章也将说明,韩国的国内市场角色不显著的原因,主要与韩国产业早期发展状态有关。直到今天,国内市场虽然是韩国产业发展的起点,但是除了市场规模与成长需求外,其并未能形成更实质的竞争优势。韩国人的需求标准虽然不断地提高,但尚未达到高级与挑剔型客户的程度。出口产业集群的单薄及项目稀少,正是韩国缺乏高标准国内需求的铁证。

韩国企业因此常撇开国内市场,一心一意放眼海外市场的需求。然而根本的问题是,国内市场不但具有发展潜力,更是韩国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毕竟,国家要形成竞争优势,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绝对大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不高,韩国企业在产品创新、发展新的产业环节上就会出现瓶颈。韩国产业发展的最大考验之一就是:如何将需求条件变为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