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计价存在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固定资产计价存在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购入和调入固定资产的运杂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原价之内,直接在经费支出中列支。④收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主归公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估计价格。有些企业不顾国家规定,任意调整、变动已入账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方面错弊的查证。在对固定资产审计的过程中,根据对该公司固定资产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固定资产计价存在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1.固定资产计价不准

固定资产的计价,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以货币表现的固定资产价值。企业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统一按以下规定计价:

(1)新建、购入和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造价、购价和调拨价入账。购入和调入固定资产的运杂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原价之内,直接在经费支出中列支。

(2)自制的固定资产,按所开支的工料费计价入账。

(3)无价调入和旧存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定价;可以按重置价估价入账。

(4)调出、变质和报废的固定资产,都按账面原价注销。

(5)原有固定资产增添零配件(不包括维修消耗用品),按开支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6)原有的固定资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相应增减其原值:

①因加工改制而增加其数量或提高质量时,要按新开支的成本费增加其原值。

②成套设备、因毁损或拆除其原有一部分时,应减少其原值。

③大修理、修缮和维修新开支的费用,均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

④收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主归公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估计价格。

企业一般容易在计价方法和价值构成以及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方面出现问题。

(1)计价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有原始价值的就应按原始价值入账;无法确定原始价值的,按重置完全价值入账;而账面价值则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有些企业却不按上述规定采用正确的计价方法。从而影响了当期其他的成本费用,使固定资产的有效期内的折旧产生差错,使会计信息反映失实,最终误导人们的决策行为。

(2)价值构成。

企业在固定资产价值构成方面发生的问题主要是任意变动固定资产价值所包括的范围。有些企业不按规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将与购入该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支出或虽有某些联系但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统统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组成部分,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增虚减。

(3)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有些企业不顾国家规定,任意调整、变动已入账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如: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实物虽已转移,但出租单位仍应对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会计部门应对其进行核算。但有些企业因固定资产已不在本企业使用而随意将固定资产从账户中削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管理当局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

固定资产方面错弊的查证。

(1)查证人员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时应注意检查其中有无可能属于低值易耗品的内容,在审阅“低值易耗品”明细账时应注意检查其中有无可能属于固定资产的内容;如发现疑点,应调阅会计凭证,进行账证、证证核对,在进一步审阅、核对有关会计资料的基础上查证问题。

(2)固定资产的分类情况,审计人员首先要认真审阅按固定资产分类别开设的明细账页——固定资产登记簿,将账内专栏所提供的保管使用单位与固定资产的类别进行核对,如发现有不一致的情况,可对保管使用单位及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调查,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另外,审计人员还应认真阅读账簿中的摘要栏,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①企业将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归类于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www.xing528.com)

②企业将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与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混为一谈,以达到降低或提高折旧费用,从而人为调整财务成果的目的。对企业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租入企业是不计提折旧的,由租出企业计提折旧;而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企业是要按规定计提折旧的。如果对有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结果只能是人为提高折旧费用,增加当期的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如果对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其结果就是虚假地降低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这两种结果都是对企业财务成果与纳税的人为干扰。

③土地的分类出现错误。某些企业将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不计入与该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而将其单独作为“土地”入账,这样便人为降低了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造成了固定资产分类中的混乱。

(3)人员可以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反映固定资产增加业务的内容时,或在审阅核对反映固定资产增加业务的会计凭证及有关单据时发现线索或疑点,然后再进一步审阅、核对、复核有关会计资料,在此基础上查证问题。

(4)人员在审阅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登记簿时,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业务要予以特别的注意,认真检查、分析其是否是真实的固定资产增减业务,还是属于对已入账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任意调整与变动。如发现线索与疑点,需进一步通过账证,证证核对,调查询问有关单位与个人,了解有关真实情况,从而查证问题。

【例】2008年2月10日,审计人员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对ABC实业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对该公司实施了审计。在对固定资产审计的过程中,根据对该公司固定资产符合性测试的结果。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测试。审计人员从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审计,在实施了一系列审计程序后,发现该公司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在审阅该单位9月份固定资产明细账时,发现有一笔增加业务,为该单位购入专用生产设备一台,买价400000万元,所作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专用设备于该年9月份投入使用(假设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10%)。

审计调查:

审计人员认为,该设备从外地运来,却没有运杂费。另外,按常理该设备必须经过安装并调试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但是也没有安装、调试费。审计人员怀疑这两项被计入了期间费用。于是,审计人员审阅了9月份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的有关支出记录,没有发现相关项目,向前期追查,审阅了8月份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及有关凭证,发现有一笔支出:

借:销售费用30000

管理费用2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摘要为付某安装公司运杂费、安装费。与有关的原始凭证核对,发现某安装公司的发票,注明为某专用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费30000元,运杂费20000元,另有一张原始凭证为金额50000元的转账支票存根。与以上记录吻合。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本案属于计价错误,将本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项目,计入期间费用。由于计价错误,使固定资产原值虚减。进而影响折旧和本年度损益,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

由于审计在下年初进行,所以调账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应先计算补提的折旧数。因设备原值少计50000元,对这部分价值也应计提折旧,该设备于9月份投入使用,但当月不提折旧,从10月份开始计提,共计3个月。

应补提折旧数=(50000×10%÷12)×3=l250(元)。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50000

贷:累计折旧12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8750

同时调整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原值增加50000元。累计折旧增加l250元,并相应调整所得税费用及盈余公积等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