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生态搬迁工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建立生态搬迁工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还通过机构改革,新组建了生态移民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专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等生态移民工程的法规草案及政策制定、搬迁工程的协调指导与审核监察等,进一步强化了责任主体。由一个明确主体牵头形成针对性的方案规划和顶层设计,集中人财物资源攻克难关,这样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为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完善工作环境,也助其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生态搬迁工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1.强化生态易地扶贫搬迁的责任主体,加强规划设计,提供组织机构保障

贵州是全国易地搬迁任务最重的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攻坚战而言意义重大,而这一工作又涉及多个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因此贵州省将这一工作单独提取出来作为独立扶贫工程开展,逐级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增加省市县三级党委专职副书记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指挥长,为易地扶贫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提供了一个稳定责任主体。2018年还通过机构改革,新组建了生态移民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专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等生态移民工程的法规草案及政策制定、搬迁工程的协调指导与审核监察等,进一步强化了责任主体。自2015年底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至今,省级已经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各类政策57个,其中纲领性文件4个,操作性文件21个和部门协作支持文件32个,形成了完整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撑体系。

由一个明确主体牵头形成针对性的方案规划和顶层设计,集中人财物资源攻克难关,这样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为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完善工作环境,也助其取得了良好成效。

2.建立了完善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全方位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实施(www.xing528.com)

贵州省制定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五个三”“五个体系”政策,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构成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完整体系,系统解决了搬迁谁、搬到哪、怎么搬、搬后怎么办等全环节、各方面问题,精准结合了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贵州实际情况。不仅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且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六个坚持”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根本遵循。包括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市县集中精力抓搬迁;坚持贫困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精准落实搬迁对象;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负债;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精准落实就业与产业脱贫。“五个三”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要求。包括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大资源,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民生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家庭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建立集体经营、社区管理服务、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服务群众。“五个体系”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政策架构,突出党建引领,紧扣政治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文化心理融合的内在要求,即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这五个体系促进群众尽快融入安置地的生产生活

在这一政策体系中,贵州省把握住了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将迁出地留存资产盘活,选择城镇等易发展环境进行安置,多种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业。迁出地留存资产如何处置是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盘活“三块地”为此提供了典型示范。在合理确权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发展种植业等措施盘活承包地,通过发展林下种养业、鼓励林地入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盘活林地,通过宅基地复垦复绿、土地流转、纳入退耕还林等措施盘活宅基地。“三块地”的盘活实现了搬迁群众的发展资源积累,使他们搬迁更加安心。在迁入地的选择上,贵州省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从根本上帮助搬迁对象断穷根。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环境相较而言具有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业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等特点。如赤水市天苑新城将搬迁对象集中安置于县城,有助于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条件,更快融入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就业增收。群众搬迁后的能力积累和就业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最重要的部分,对此,贵州省一方面坚持以岗定搬,搬迁前做好“双向调查”,根据安置地可提供就业岗位和安置容量确定搬迁规模,同步为搬迁群众配套建设相关脱贫产业;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岗位、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帮助搬迁对象落实就业,实现搬迁对象由传统的农民向产业工人、新型服务业人员等转变,以精准落实搬迁对象每户1人以上的就业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