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产业化的基本模式和机理

数字产业化的基本模式和机理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永红、黄瑞从价值实现角度建构了一种数字产业化信息增值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例,由相关平台整合交易、金融、物流、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形成的数据资产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图3-2数字产业链示意图实际上,数据资源价值的实现、数字产业链的形成,其核心是因为成本的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整体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图3-3数字产业化进程的内在机理

数字产业化的基本模式和机理

李永红、黄瑞(2019)从价值实现角度建构了一种数字产业化信息增值模式。这一模式是指基于基础电信电子制造、软件及服务以及互联网等的信息产业,通过对其产生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形成数字产品,然后面向市场或者转而继续为自己公司所应用达到其整个产业的增值,如图3-1所示[8]。以电子商务为例,由相关平台整合交易金融、物流、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形成的数据资产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类似地,通过第三方平台形成的数据资产不但可以在企业内流转,也可在市场中流转,从而形成特定产业链

图3-1 数字产业化信息增值模式

杨大鹏(2019)具体分析了数字产业化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认为数字产业化的结果是形成了数字产业,它是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基础,运用数字技术工具进行搜集、整理、存储和传递信息资源,围绕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的生产和供给等相关环节的产业,对应于数据采集、传播、运算到建模的流转过程。数字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四个行业,如图3-2所示[9]

(www.xing528.com)

图3-2 数字产业链示意图

实际上,数据资源价值的实现、数字产业链的形成,其核心是因为成本的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整体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从内在机理看,它通过技术进步、能力提升、模式转变使得数据(信息)的搜集、处理越趋向于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中各部门、各主体间的社会化大协作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展开,信息处理、主体联结通过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实现效率前所未有地提升,由此进一步促进整体社会资源配置、经济形态变革,这种变革所促成的新型营商环境则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如图3-3所示。

图3-3 数字产业化进程的内在机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