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化的机理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化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要追溯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扶贫作用。综上,本书提出如下假设: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积极影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在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化的机理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2018年2月,我国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农业尽快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创新,能够更好地补充传统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解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金融支持不足的难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之一。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要追溯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从理论界来看,很多学术文献的研究都得出类似的结论,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杨琳(2002)[1]、王立国(2015)[2]、李强(2015)[3]等。从普惠金融作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来看,张晓燕(2016)指出,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政策传导机制来支持产业的优化选择、通过调整资本配置来支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发展及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来支持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4]。范雪纯(2017)指出,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储蓄、投资等行为来改变资金的流量,在改变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下调整资金存量结构,从而最终引导产业结构发生变化[5]。曹恺燕、周一飞(2019)根据2011—2015年31个省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CSMAR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并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细分维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均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覆盖广度对其促进作用最大[6]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方式运用在金融领域,可以有效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使更广泛的金融需求群体被满足成为可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共享平台积极开发与创新金融产品,可以有效满足多样性的“三农融资需求和解决抵押担保实际不足的难题,从而缓解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经济振兴的融资难问题。具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拓展和补充,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推进农业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信息渠道不畅、调查成本高、信贷风险大的难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精准而客观地评价农业经营者的信用关键。目前,央行征信数据库中覆盖的客户群体与农村居民两者之间的重合非常小,绝大部分的农民在央行的征信数据库里是没有数据的,所以仅仅通过央行的征信数据去评估一个农业生产者的风险非常困难。征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普惠金融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纵观国外实践可以发现,农村个人信用档案是否健全,是信贷资金顺利发放的关键。农业经济覆盖面广,差异化显著,这就催生了农业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场景化。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建档立卡弱势群体进行分析,筛选有还款能力、信用良好却没有抵押能力的客户,增加金融信贷供给。同时,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优势,逐步建立村县和个人的大数据征信体系,进而推动农业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趋势。(www.xing528.com)

第二,数字技术是实现农业领域绿色金融和产业链金融的途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服务业转型。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绿色的土地和种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是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保证,由此,绿色食品健康是农业产业链形成的核心内容。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将不同的农产品需求有效对接到不同地区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形成消费升级和农业转型升级的共赢链。目前,越来越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业生产链条上各个节点资源有效整合,不断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农业产业链生态圈,国内企业如中粮集团、大北农集团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实践走在了国内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前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扶贫作用。

第三,数字普惠金融是提高农业资金和生产效率向高附加值转型的保证。借助一定的金融杠杆,农民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来源,在不同时期有多种创收手段。得益于电商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创新宽松监管的环境和金融抑制下对长尾市场的发掘,金融科技以迅猛之势向农业领域渗透。无论是种植养殖户、农资企业、农机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农产品经销企业、农产品批发商等,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供有效的金融信息服务,因地制宜地提供个性化和场景化的相关“三农”金融产品。

从理论角度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金融发展增添活力。综上,本书提出如下假设: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积极影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在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