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总量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总量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由于2000—2005年所有行业的二氧化碳完全排放系数减少幅度下降以及出口额的大幅度增加,结果导致这一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总量的大量增加。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中来自国内生产的排放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而进口的中间投入的出口排放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总量分析

(1)研究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经历了一个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年均增长6.60%,到2005年达到9.05亿吨。

如表4-3所示,从总出口看,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总量由1995年的5.71亿吨下降到2000年的4.69亿吨,再上升到2005年的11.99亿吨,1995—2005年年均增长7.70%。然而,总出口中包含有进口的中间投入的出口,这一部分产品说到底是来自国外的生产,没有消费中国的能源,从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应该排除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之外。因此,从实际出口看,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总量由1995年的4.78亿吨下降到2000年的3.72亿吨,再上升到2005年的9.05亿吨,1995—2005年年均增长6.60%。根据OECD提供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1995年、2000年与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12 990.39亿元、23 122.98亿元与68 495.27亿元,可以发现中国在1995—2000年出口贸易隐含碳总量减少的原因就在于4.2节所述“1995—2000年中国各行业的二氧化碳完全排放系数总体上在逐步减小且简单平均值减少了49.63%”,这也进一步说明这一期间中国节能减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由于2000—2005年所有行业的二氧化碳完全排放系数减少幅度下降(4.2节介绍,只减少了12.28%)以及出口额的大幅度增加,结果导致这一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总量的大量增加。

(2)中国国内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1/4~1/3是由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于满足国内消费(包括私人消费、政府购买和投资),另一部分用于出口以满足国外消费,中国也不例外。从国内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构成看,中国国内生产即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实际出口的隐含碳总量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25%上升到2005年的32%,而国内生产用于满足国内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75%下降为2005年的68%。虽然说中国国内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中2/3~3/4是为了满足本国消费的,但是也有1/4~1/3是因出口而满足国外消费所产生的。这说明中国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这一影响越来越大。(www.xing528.com)

(3)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中来自国内生产的排放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而进口的中间投入的出口排放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虽然研究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总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其中来自国内生产的部分即实际出口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1995年、2000年与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84%、79%与75%;而进口的中间投入的出口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为16%、21%与25%。这说明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为生产出口商品而进口的中间投入为中国的生产节省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