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测算及结果分析

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测算及结果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计算扣除进口中间品影响的最终产品j的完全消耗系数。

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测算及结果分析

9.4.2.1 数据的来源和行业分类

(1)数据的来源

为了对1999—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进行测算,本节主要收集了5个方面的数据:反映中国经济各部门间联系的投入产出数据、分行业的中国能源消费数据、中国各部门年产值统计数据、中国及其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货物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和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数据。由于投入产出表每五年编制一次,本节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了与研究年限最接近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其中,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用于计算1999—2003年的隐含碳,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用于计算2004—2008年的隐含碳。中国分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和各部门年产值数据来源于2000—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货物出口的数据来源于2000—2005年的《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和2007—2009年的《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二氧化碳的年排放数据来源于国际能源署(IEA)2000—2010年的年度统计报告《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行业分类

由于不同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不同,最终行业分类也有所差异。为统一数据口径,本节借鉴并改进了张晓平[10]的分类方法,将不同数据来源中的行业进行分类和归并,最后归并为18类产品部门。因为本节仅研究货物贸易中的隐含碳,归并中剔除了服务贸易部门和未产生出口贸易的部门。

9.4.2.2 计算方法

本节采用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法对1999—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进行测算。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研究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为研究嵌入到商品和服务中的资源或污染量提供了有力工具[11]

对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扣除进口中间品影响的最终产品j的完全消耗系数。

根据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各部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与其他产业有直接联系产生的直接消耗外,还存在由中间投入品引起的间接消耗。i表示中间投入产品的行业序号,因本研究将行业归并为18个部门,i = 1,2…,18;j表示产出品的行业序号,同理,j = 1,2,…,18。本节以aij表示生产单位价值量的j类产品需直接消耗的i类产品的价值量,也即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bij表示生产单位价值量的j类产品需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i类产品的价值量,也即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令A代表aij(i,j = 1,2…,18)的矩阵形式,B代表bij(i,j = 1,2…,18)的矩阵形式,I代表单位矩阵,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有

需要注意的是,由式(1)计算所得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并未排除进口中间产品所贡献的隐含碳,这是很多同类研究所忽略的问题,会导致计算结果被高估,而为得到更为精确的计算结果,需剔除进口投入品的影响。以qij表示生产j部门的产品所投入的i部门产品的价值量,EXi表示部门i产品的出口量,IMi表示部门i产品的进口量,Qi表示部门i的总产出量。设排除进口中间产品影响后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Ad,以矩阵M表示进口系数,用以衡量第i部门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则有

其中,矩阵M的计算公式为

由此可得扣除进口中间品影响后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d,进而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影响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为

在实际计算中,本节依据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流量表(2002年为122部门,2007年为135部门)和归并后的行业分类,做出了2002年和2007年18个部门的基本流量表[7],再根据新的流量表和公式(2)计算得到未排除进口影响的矩阵A,最后根据公式(3)、(4)、(5)计算得到2002年和2007年18个产品部门扣除进口影响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假定部门间的依存关系分别在1999—2003年和2004—2008年保持不变,则B矩阵共有两个,由2002年数据计算所得的B矩阵用于衡量1999—2003年部门间的依存关系,而依2007年数据所得的B矩阵用于2004—2008年隐含碳的计算。

第二步:计算中间投入产品i的能源消耗强度(即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

设xi 为产品部门i的能源消耗强度,即生产单位产值i产品所消耗的能源量,Xi代表产品部门i全年的能源消费总量,Pi代表产品部门i在同一年份的总产值,则有

其中,Xi和Pi的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本节的研究年限为10年,同一产品部门的xi按年份有10个数值(即不同年份的xi 值不同)。计算结果见表1。

第三步:计算最终产品部门j的内涵能源消耗强度。

令(XX)j表示产品部门j的内涵能源消耗强度[即生产单位产值的j类产品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中间投入的i(i = 1,2,…,18)个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之和]。已知中间投入品i的能源消耗强度xi和生产j类产品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i类产品的价值量,则最终产品部门j的内涵能源消耗强度为

计算结果见表2。

第四步:计算j类最终产品的出口产品的隐含碳。

令Ej表示j类产品的出口额,C表示某一年份单位能源消耗量的CO2 排放强度,则j类出口产品的内涵CO2 排放量(XC)j

第五步:计算全部出口产品的隐含碳。

因出口产品分为18个部门,则某一年份中全部出口产品的隐含碳Y为18个部门的(XC)j的加总:(www.xing528.com)

最后,根据xi、bij、Ej和C在不同年份的数值,计算得出1999—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见表3)。

表1 中间投入产品i的能源消耗强度 单位:万吨/亿元

表2 最终产品j的内涵能源消耗强度 单位:万吨/亿元

续表

9.4.2.3 结果分析

(1) 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整体分析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已由1999年的约3.8亿吨上升至2008年的11.9亿吨,增长了215.85%;在隐含碳最高的三年中(2005—2007年),该数值(分别为12.26亿吨、13.42亿吨和12.92亿吨)相当于日本同年CO2的总排放量(分别为12.14亿吨、12.13亿吨和12.36亿吨),是英国同年份CO2排放总量的两倍多(分别为5.3亿吨、5.36亿吨和5.23亿吨[8])。自2002年以来,中国每年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占当年中国CO2总排放的15%~25%;1999—2008年,中国国内因生产出口商品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累计达84亿吨。

表3 1999—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

续表

从变化趋势看,自1999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增长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尤为显著,在2004年达到增长率最大值39%,其他年份也基本保持在20%以上(见图1)。但是,这一增长在2006年有所放缓,而在2007—2008年,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开始略微下降,这可能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产品的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出口产品隐含碳的绝对数值在这两年有所下降,其在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达到了18%以上。因此,出口贸易是催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将碳排放的责任完全归于中国是不公平的,产品进口国的消费者也应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承担部分责任。

图1 1999—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及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重

(2) 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部门分析

经过计算发现,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主要集中在5大类行业,分别为:纺织业及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医药制造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及专用机械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见图2)。这5大类行业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在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总量中占到80%左右。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及专用机械设备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30%和20%左右。同时,占比重最高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比重最小的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还呈现出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

图2 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部门分布

(3)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碳的主要流向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2006年,中国对这四个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占到[10]货物出口总额的65%以上。由于很多商品出口到香港后会被再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而目前缺乏相关的再出口统计数据,因此本部分仅根据《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提供的出口商品分类统计数据,对流向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隐含碳做了测算(见表4)。

表4 1999—2008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产品隐含碳情况

续表

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也是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的主要流向国。如表4所示,自1999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占中国隐含碳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0%以上;随着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逐年增加,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的绝对数量也迅速增长,从1999年的0.8亿吨,上涨到2007年的2.75亿吨,增长了243.75%,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5%~4.5%。

近年来,中国对欧盟出口迅速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也迅速增加,从1999年的0.64亿吨,增长至2008年的2.89亿吨,占当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4%。1999—2008年的10年间,该比重平均达到3.4%的水平。

1999—2008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逐年增加,然而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1.21亿吨)之后,开始逐年递减,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递减到1.03亿吨和0.92亿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