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民访谈:吴锦泰的教育经历和见闻

村民访谈:吴锦泰的教育经历和见闻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访时间:2017年7月8日采访采访地点:楠木桥村五组一号采访对象:吴锦泰,本村人,自称祖上是江苏宿迁人,曾在大村读过5年私塾,后任小学、中学教师,非常健谈。

村民访谈:吴锦泰的教育经历和见闻

采访时间:2017年7月8日

采访采访地点:楠木桥村五组一号(原属西塘村,地处楠木桥村进入西塘村的村口)

采访对象:吴锦泰(1937—),本村人,自称祖上是江苏宿迁人,曾在大村读过5年私塾,后任小学、中学教师,非常健谈。

采访人:朱华

采访背景:据曹宗兴老人介绍,村口小地名为团山抱的地方有一处寺庙,原已废弃,近年有人还愿出资重修,采访人顺路寻找,路上口渴,偶入吴锦泰老人家讨水,故没有提前预设问题,随便问询了几个相关问题。

采访纪要:

问:听楠木桥的一些老人讲,以前的背脚都从西塘走,还有骡马店、骡马队,您住在村口,您小时候见过吗?

答:有,骡马店有,骡马队少。西塘就有一个汪家栈房,解放前是汪澈坤开的,下一个栈房在宋家河。骡马队我也见过,解放后,十一二匹一队,往宋家河去。是城关的人赶着,他们自己养的。背脚就多了。

问:背脚背的都是什么货,您知道吗?

答:背出去的是茶,背回来的主要是粮食、玉米,还有少量的盐。盐那时候稀缺,大户一年才吃三五斤,小户就更少了。那边,谷成高的父亲,也姓邓,一斤盐,一家人吃一年还剩三两,不舍得吃。

问:背茶的都是哪里人?都给什么人背?有人收茶吗?

答:收茶的、背茶的都是本地人。解放前西塘就有一个叫卢墨成的,解放后定的是富农。他家地少,定富农就是因为家里钱多,还雇了长工。他就在西塘收茶,用布匹换。从外边运来的,换一匹布要不少于二十斤茶。你知道一匹是多少吗?一丈二尺长,一尺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粮食不够吃,茶叶主要也是换粮食,就是苞谷,主要还是从外边背来。他收了茶,雇人往宜昌背,来回要一个月。(www.xing528.com)

问:您听过楠木桥那边有收茶的吗?比如说乐德昌、陈文章、胡元兴。

答:胡元兴是乡长,在前坪,不收茶。楠木桥那边,覃南甫收茶。乐老和陈文章不收茶,他们是做小生意的。

问:我看您家上边的地里也种了不少茶,是老茶还是您后来种的,一直都是种茶,也种粮吗(即间作)?

答:这些茶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就有了,也种苞谷,也种茶。茶都是野生的,也有从山上挖来的,苞谷都是围着茶兜种。

问:您家有几亩地,茶产量如何?解放前家里做红茶吗?

答:我家里一共4亩地,每年产干茶不少于400斤。我们解放前只做白茶,不做红茶。解放前都没听过红茶,红茶是解放后才开始做。做白茶分三步:先炒熟,要炒到折不断、又不能一踩就成末了才算好。再放进缸里踩,踩茶越重越好,一个人的重量是不够的,有时候会背一百斤的石头。踩完再炒。踩茶很辛苦,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帮着踩。

问:您上私塾的时候,学费多少,贵吗?

答:贵,一般人都上不起。那时候不叫学费,叫供东,交给先生。我记得是半年交100斤苞谷、60斤茶。先生和保长再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用交苞谷、茶叶,交肉、豆腐、小菜。交的多就用心教,交的少就少用心教,要是不供,就半年交100斤干茶。

问:这样算,40斤干茶顶100斤苞谷,苞谷很贵呀?

答:是的,粮食不够吃。都是背茶出去换,赶场去湾潭换。

另:吴锦泰老人还介绍了几条信息,附于下:①从前坪到楠木桥的茶道路线为:采花台—后槽—徒墩湾—毛家门坎—楠木桥;②爷爷、父亲听说过“挽草为界”的说法;③解放前,村与村之间的界线并不清晰,土改的时候,才开始落实各村间的界线。西塘大界是采花乡和红渔坪乡之间的界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