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励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鼓励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投资大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变化可以依靠优势产业“走出去”为突破口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服务于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优势产业“走出去”也意味着中国从被动参与全球化转向主动推进全球化。因此,鼓励企业“走出去”有助于促进国内产业进步。

鼓励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投资大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变化可以依靠优势产业“走出去”为突破口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服务于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优势产业“走出去”也意味着中国从被动参与全球化转向主动推进全球化。中国的要素禀赋决定了中国的产业优势,根据张禹、严兵[1]的计算,我国的优势产业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初级产品部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虽有提升但优势仍然不明显,因此,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也要从这一基本判断出发。

实现后发优势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学习效应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改革开放后向西方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引进外资实现了高级要素的流入,为发挥学习效应创造了条件。但是,FDI是被动输入技术要素,而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是主动获取技术要素的途径。因此,鼓励企业“走出去”有助于促进国内产业进步。可以通过三个渠道高效利用OFDI:第一,在对外获取高级生产要素的同时通过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给予转化项目和企业以税收优惠和资金奖励,设立相关奖项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影响力。第二,改善人才引进政策,以户籍优惠、住房优惠、入学优惠等多种渠道积极吸引国外高级人才,促进国内人才自由流动等,以人才政策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第三,为创新营造发展环境,打通融资渠道和多样化创投退出机制,激发更多创新活动。最终实现比较优势创新的内外贯通,双向提升要素质量。同时培育更多本国高级要素。从被动引进要素到主动获取要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