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允许犯错,高压线必须谨慎

允许犯错,高压线必须谨慎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犯错并不可怕,犯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管理者应该允许下属犯错,甚至在错误不严重的情况下,选择不追究、不给予实质性处罚。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后来被老白开除了。没想到,得知此事后老白勃然大怒,马上汇报上级,解除了和小孙的劳动合同。员工犯错有一条高压线,而处罚员工同样有高压线。这种高压线虽然不是谁碰谁死,但一旦触碰,会让管理人员失去人心,让团队氛围越来越差。

允许犯错,高压线必须谨慎

人生在世定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家有家规,学校有校规,国家有法律,公司自然也有自己的规定。这些规定不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是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不管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一时大意,又或者因为利益驱使,没有人能够一辈子不犯错。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明知这件事违规,却因为某种原因偏要以身试法,去挑战一下权威的经历。

犯错并不可怕,犯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管理者应该允许下属犯错,甚至在错误不严重的情况下,选择不追究、不给予实质性处罚。但是,有些错误不能犯,一旦犯了,就要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罚。

老白是某国企工厂的车间主任,别看他总是板着一张脸,实际上是个非常好说话的人。作为有毒有害工种的从业人员,这些工人的工作又辛苦、又危险,老白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过得舒服一些,私下里对他们都很好。

小孙是老白车间的工人,刚刚进入工厂一年,勤奋、积极、乐于助人,又懂得尊敬老人,老白非常喜欢他。年轻人总是有些毛躁,小伙子虽然小毛病不断,但每次犯了错误,老白顶多笑骂几句,再告诉他以后不许再犯了。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后来被老白开除了。

小孙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其实在大家眼中,小孙做的这件事算不上大错,只是好心办了坏事。那天,一位工友临时有事,需要换班,一时间又找不到人,小孙听说后便应承下来。小孙进入工厂一年有余,虽然和那位工友的工种不同,但自认为熟悉整套流程,能够应付下来。小孙自信满满地开工,结果出了意外,伤了手臂。

小孙觉得这不是大事,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得知此事后老白勃然大怒,马上汇报上级,解除了和小孙的劳动合同。小孙觉得非常委屈,在老白来医院看他的时候,满腹不解地提出了疑问。老白告诉他,跨工种替班是工厂的大忌,是规章制度明令禁止的,这次幸好只是伤到了手臂,如果伤到别的地方,如果是更加严重的伤呢?如果伤到的是其他工人呢?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所以只能做开除他的决定。(www.xing528.com)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任何一个团队中,总会有人犯错,有些错误需要惩罚,有些错误只需要责骂几句,但是有些错误坚决不能犯。这些错误如同高压电线一样,充满危险,是团队的底线,任何人犯了这种错误,都要严惩不贷。

很多团队的制度非常严格,但有些问题不在制度之内,不可能做硬性规定,如果非常强硬地去执行每一条规定,就显得团队没有人情味。拿迟到、早退这件事来说,如果遇到不可抗力的情况,如大雪天、汽车故障或者临时有急事,迟到或早退是可以接受的,这并不属于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的范畴。按照规定,给予小小的处罚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可有可无的私人问题违反了公司的条例,则要严惩,例如有些员工给出的迟到理由是去买奶茶,排队的人太多了,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姑息,应该加重惩罚力度,以儆效尤。

员工犯错有一条高压线,而处罚员工同样有高压线。这种高压线虽然不是谁碰谁死,但一旦触碰,会让管理人员失去人心,让团队氛围越来越差。

翻旧账是管理者不能触碰的一条高压线。对于犯错的人,要就事论事,不能抓住曾经的错误不放,更不能一罪多罚。大多数人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纠正和弥补,并在今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管理者如果不管不顾,反复提及曾经的过错,容易伤害员工的自尊心,打击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主观想法,身处一个团队,管理者总会有意无意地给每个成员打上标签,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人们往往从情感上更加倾向那些拥有好标签的人,不喜欢那些被打上不好标签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这种个人的好恶往往会左右管理者的想法。所以,以个人情感来决定奖惩,也是一条高压线,管理者要尽最大可能维持公正、公平。如果管理者总是凭借主观想法去解释规则,规则就失去了本身的作用,管理者自身的信用也会随之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