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林场示范造林: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

国有林场示范造林: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宗旨是,国家先行一步,开展植树造林,为当地居民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在方法上引导群众,在技术上培训群众,动员全县居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善靖边生态环境。化家坬机械化林场、白玉山林场、柳桂湾林场撤出,先后交靖边县革命委员会管理。为向荒沙进军,本县组织民兵,用劳武结合方式为国有林场造林,冯家峁等林场为民兵造林进行技术指导,使荒沙一块块被绿化。国有林场造林成活与保存面积统计表

国有林场示范造林: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在靖边成立陕北防沙林场靖边防沙分林场,拉开了本县国营造林的序幕。

当时的宗旨是,国家先行一步,开展植树造林,为当地居民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在方法上引导群众,在技术上培训群众,动员全县居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善靖边生态环境

1952年,国营冯家峁林场成立,该林场为县域第一家全民所有制营林单位。紧接着,白玉山林场、柳桂湾林场、万家畔林场、柳树湾林场、沙石峁林场相继成立。1960年,成立省属国营化家坬机械化林场。

1958年,全县组建了17个人民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国家为从农业体制到农业技术,提高集体化程度,于1959年将梁镇(宁条梁)公社改为国营新桥农场林业建设是其重要内容。1965年,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四团,靖边县化家坬机械化林场、白玉山林场、柳桂湾林场并入林建四团。本县林业出现三个营林层面,一个是国家林业建设兵团,一个是县属国有林业单位,一个是人民公社及下辖生产大队、小队集体。遗憾的是因“文化大革命”干扰,兵团未全面展开植树造林而于1972年撤走。化家坬机械化林场、白玉山林场、柳桂湾林场撤出,先后交靖边县革命委员会管理。(www.xing528.com)

一批从农林院毕业的科技人员,来到靖边后,先后被分配到各林场熟悉情况。掌握造林情况。县域各林场(苗圃)本着先易后难原则,选育树苗,在农村征用荒地、雇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在群众不懂育苗技术,为造林没有苗木而发愁之际,国有林场及时将所育苗木分发给各公社,让群众造林。为向荒沙进军,本县组织民兵,用劳武结合方式为国有林场造林,冯家峁等林场为民兵造林进行技术指导,使荒沙一块块被绿化。1962年,首次进行黑沙蒿飞播试验,相关林场全力以赴,不惜人力物力,进行配合,在飞播后认真总结经验,为后来全县开展飞播造林创出了新路子。

进入80年代,由于国家植树造林转型,1986年12月26日,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指出:“国有林场要走出一条多种经营的路子,由过去的输血型变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型,走林、工、商、产、供、销和种、养、加综合发展的道路”。各林场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开始,向产业多元化、业务社会化发展。

国有林场造林成活与保存面积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