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边县果园建设与发展历程

靖边县果园建设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玉山林场在国有林地中营造杏树666.6 公顷。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先后将集体果园经营权承包个户。进入90年,本县引进红富士、红五星等新品种,并且将桃、葡萄等引入温棚栽培,生产反季节果品,效益良好。截至2016年,全县以苹果、杏树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8113 公顷。全县棚栽水果面积达到166.7 公顷,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万元。靖边县1965年~1979年果园面积统计表(一)靖边县1980年~2016年果园面积统计表(二)续表

靖边县果园建设与发展历程

本县居民很早就有栽种经济林果习惯。他们利用空闲地,办小型果园,栽植山杏、桃、梨、大红果、小黄果等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玉山林场在国有林地中营造杏树666.6 公顷。

1965年,林业部门在河东办起大型果园,面积26 公顷。

20 世纪70年代,全县农村开展多种经营,一些有条件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办起集体果园,家户利用自留地兴办家庭果园,栽培国光、青香蕉、红元帅、黄元帅等新品种。果园面积由1970年164 公顷增加到1979年3028 公顷,梁镇、海则滩、龙洲、东坑、红墩界等公社,以及三岔渠公社曹崾岘生产大队和新农村公社王家庙大队等一些社队果园办得很有名气,成为水果主产区。80年代,在新科技的引领下,一些农户开始搞立体葡萄种植。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先后将集体果园经营权承包个户。由于承包者积极投入,精心抚育,严格管理,效益可观。进入90年,本县引进红富士、红五星等新品种,并且将桃、葡萄等引入温棚栽培,生产反季节果品,效益良好。

1999年,本县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民利用退耕机会大种山杏、核桃经济林果。

随着榆林市三年植绿大行动的启动,2012年~2016年本县共营植各类经济林2358 公顷,其中两杏基地1751.3 公顷。树种主要以苹果、桃、杏为主,有核桃基地506.7 公顷、枣树基地100 公顷。另外,低产林改造完成山杏嫁接100 公顷。(www.xing528.com)

截至2016年,全县以苹果、杏树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8113 公顷。其中苹果5667 公顷,挂果800 公顷;杏树1448 公顷,挂果1333.3 公顷;桃树1066.7 公顷。特别是以杏树低产林改造为主的经济林项目使近3333 公顷山杏林达到改造。南部山区发展以核桃、长柄扁桃木瓜为主的木本油料经济林1333.3 公顷,其中核桃800 公顷。

设施棚栽水果蓬勃发展,成为现代经济林的发展路子。全县棚栽水果面积达到166.7 公顷,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万元。

靖边县1965年~1979年果园面积统计表(一)

靖边县1980年~2016年果园面积统计表(二)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