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发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企业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发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把相应的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流程图如图3-1。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企业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

(一)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计价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例如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以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复杂,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图3-1 存货计价方法流程

【案例3-1】

股份有限公司D商品本期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3-1所示。从该表可以看出存货成本的计价顺序,如11日发出的200件存货,按照先进先出法的流转顺序,公司应先发出期初库存存货1 500元(150×10),然后再发出5日购入的50个,即600元(50×12),后面以此类推。从表中看出,使用先进先出法这种方法得出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4 800元和2 200元。

表3-1 D商品购销明细账(先进先出法) 单位:元

续表

5月D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10×150+12×50)+(12×50+14×50)+14×100=4 800(元)

5月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1 500+5 500-4 800=2 200(元)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月初结存存货数量加上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月初结存存货成本加上本月全部进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存货的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所以对于企业的核算人员来说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企业对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案例3-2】

接案例3-1,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根据表3-1,则5月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5月D商品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

=(150×10+100×12+200×14+100×15)÷(150+100+200+100)

≈12.727(元)

5月D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400×12.727=5 090.8(元)

5月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7 000-5 090.8=1 909.2(元)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进货时都要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具体方法是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企业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的合计数,以此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www.xing528.com)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存货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的工作量大,适用范围一般是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案例3-3】

接案例3-1,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则5月D商品本期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3-2所示。从表3-2中看出,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从期初的10元,变为10.8元、13.6元,再变为14.016元。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如下:

5月5日购入存货后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10×150+12×100)÷(150+100)=10.8(元)

5月16日购入存货后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10.8×50+14×200)÷(50+200)=13.36(元)

5月23日购入存货后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13.6×150+15×100)÷(150+100)=14.016(元)

表3-2 D商品购销明细账(移动加权平均法) 单位:元

续表

5月D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2 160+1 336+1 402=4 898(元)

5月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1 500+5 500-4 898=1 909.2(元)

4.个别计价法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的存货和期末的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基础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是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是很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例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二)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计价

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可分为三个步骤:

1.计算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

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计划单价

2.计算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购进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购进的计划成本)

差异率为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差异率为负数,表示节约差异。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