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营者开停业管理:实施规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经营者开停业管理:实施规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在履行了这一手续并得到批准以后,经营者开业才取得合法地位,停业才产生法律效力。经营者必须依法进行的开业、停业的手续,是实施这一规范的手段。通过开、停业管理,为开展日常的运输市场管理,提供较为全面而确切的资料和数据,取得管理的主动权。开业、停业管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为了全行业的合理布局、平衡协调发展和优化经营,是实施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经营者开停业管理:实施规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1. 开业、停业管理的作用

开业、停业管理是行政行业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对工商企业(包括个体户和联户)经营者的开业或停业,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管理。凡是经营运输业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照规定的程序,向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开业或停业的注册登记,领取或缴销有关营业和营运证照。只有在履行了这一手续并得到批准以后,经营者开业才取得合法地位,停业才产生法律效力。

(1)平衡运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运输产品不能储存,不能调拨,所以运输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要以满足当时、当地的运输需求并有一定的富余为限度。否则就会造成浪费或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平衡运力。在平衡时,对运力投入单位,首先应使专业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然后才是企事业单位兼营运输的运输能力投入,对后者应从严掌握。

(2)保证必要的经营素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由于运输也是一种特殊技术性行业,运输质量的好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只有运输经营者具备必要的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可能,所以必须对运输经营者在设备、技术、设施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

(3)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保证多方面的权益。经营者必须依法进行的开业、停业的手续,是实施这一规范的手段。其目的在于保证多方面的权益,首先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的权益,确

定经营者对国家和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如税费缴纳、维护公共秩序等。其次是保障旅客、货主(用户)的权益,有利于防止和追究经营者以不正当手段(如任意停业“倒闭”),损害旅客、货主及有关业务联系单位的权益。再次是保障经营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4)奠定运输管理的基础。通过开、停业管理,为开展日常的运输市场管理,提供较为全面而确切的资料和数据,取得管理的主动权。

2. 开业条件及开业、停业报批程序(www.xing528.com)

(1)开业基本条件。第一,有适应其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所需的资金、车船、飞机及其附属设施。而且资金、车船等来源正当,合乎法令规章的规定。第二,车船、飞机的技术条件符合要求,持有有关管理机关颁发的审验合格的有效证件。第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符合规定要求,驾驶人员持有法定机关颁发的审验合格的有效证件。第四,有切实的风险保障。第五,配备具有一定经营业务知识的企业法定代表(即法人代表)和熟悉业务的精干的管理工作班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的管理章程。

(2)开业、停业报批程序。第一,开业报批程序是:意向申请—开业申请—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办理保险—领取单证,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因经营已经转移,应有租赁者凭租赁合同向原发证机关重新办理证照更换手续;第二,停业报批程序是:提出停业申请—办理停业手续—公告停业。

3. 开业、停业管理方法

(1)与行业规划和布局安排结合起来。开业、停业管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为了全行业的合理布局、平衡协调发展和优化经营,是实施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要同全行业的统筹规划、站点布局等结合起来。

(2)搞好企业(户)和车、船等运输工具和服务设施的注册登记工作。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包括工商、税务、公安、保险、燃料供应等部门,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交流情况,协调搞好工作。

(4)定期开展市场整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