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江东起步的商界巨子的创业之路

从江东起步的商界巨子的创业之路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沉重打击了当时的民族工商业,王宽诚先生的事业也被迫停止。当时香港市面上盛传日军占领期间汇丰银行被日军强迫签发的港币将要作废,因为日本投降后,接管香港的英国政府在公布有效货币时,没有包括这批货币。一时间,市场恐慌,港币被大量抛售。接下来,王宽诚就在明园山上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把它发展成一个兼有电影院、酒楼、百货公司和各种商铺的商住区。

从江东起步的商界巨子的创业之路

1907年,王宽诚先生出生在鄞县的宋严王村,按照族谱“诚”字辈的排行,取名为“宽诚”。这个名字也寄托了他父亲启芳先生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宽以待人”“诚信经商”。15岁时,王宽诚先生进入宁波江东永丰银行学徒。由于他正直憨厚、诚实守信,到1932年25岁时,被当时宁波颇有名气的企业太丰面粉厂聘为采购部主任,开始了他实业生涯的第一步。到了28岁,王宽诚先生与别人合营开设维大鼎记面粉号,店铺设在宁波江东泥堰头(现东胜路),他担任总经理。未及两年,扩设分号6家,执当时宁波面粉业之牛耳。至1937年,王宽诚先生转向上海发展,开设“维大洋行”,经营面粉、木材罐头食品等生意。

但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沉重打击了当时的民族工商业,王宽诚先生的事业也被迫停止。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租界,王宽诚先生无法继续经营国际贸易业务,“维大洋行”被迫停业,他在上海的其他事业也逐步结束。1942年底,他和许多工商业者一样,辗转退到重庆谋求发展。这时候,王宽诚先生的实业救国梦尚存,他还想在大后方好好干一场。可是,当他在重庆看到国民党政府一塌糊涂,他的梦想破灭了。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商量以后该往哪个方向走。有的人说,等中国重新统一了,回上海去,因为上海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城市。王宽诚却说,这个行不通。国民党政府太腐败,所有以前和共产党签订的协议最后都被推翻了,看来国共合作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内战不可避免。所以在1947年,王宽诚、董浩云等人带着资本到了香港,当时香港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王宽诚先生的“赚钱”人生就是在香港开始的。他原来是想办实业救国,但没有希望。那么只能把事业和赚钱分开来,先“赚钱”。

王宽诚先生赚的大钱主要有两笔。第一笔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后。当时香港市面上盛传日军占领期间汇丰银行被日军强迫签发的港币将要作废,因为日本投降后,接管香港的英国政府在公布有效货币时,没有包括这批货币。但是,老百姓手里还握有许多这种港币,讲难听点,那很可能就是一堆废纸了。一时间,市场恐慌,港币被大量抛售。王宽诚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收购港币,100元面值的港币以六折或对折买下来,老百姓纷纷把手里积攒的港币卖给他。有人说,你这个事情风险太大,说不定就打了水漂。但他说不会的,因为日本眼看就要失败了。只要日本失败,港币肯定要恢复,因为大英帝国要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如果港币作废,那大英政府岂不十分没有面子?所以,这是不可能的。最后,港币果然重新恢复,王宽诚就大大地赚了一笔。(www.xing528.com)

第二笔是开发香港北角的收益。1947年,王宽诚来到香港。那时候的香港在市面上远不及上海热闹繁华。经过一番考察,他看上了北角的明园山,并花钱把整个明园山买了下来。那时候土地并不值钱,何况又是连片的山坡地,谁也不想要。接下来,王宽诚就在明园山上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把它发展成一个兼有电影院、酒楼、百货公司和各种商铺的商住区。香港“小上海”的称号,也是在北角开发以后,繁荣起来了才有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内地代表团如果去香港参观访问,最早去的都是北角,因为北角是开发最完整的。恰好那时,大量的内地人涌入香港,香港一房难求,王宽诚就在房地产上大大地赚了一笔。

然而,就在大家纷纷钦佩王宽诚的赚钱眼光时,他却在经历有生以来最大的困惑,甚至是“忧心如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