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美模式:殖民地经济限制的影响

拉美模式:殖民地经济限制的影响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殖民地时代起,拉丁美洲就先后创建了一大批城镇,这些城镇在有关地区承担了不同的社会经济职能,并成为殖民者向新大陆扩张的核心和行动基地,被殖民国家也将其视为殖民帝国的政治和宗教核心。拉美地区的过度城市化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拉丁美洲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人口集中于首都成为拉美普遍存在的现象。

拉美模式:殖民地经济限制的影响

殖民地时代起,拉丁美洲就先后创建了一大批城镇,这些城镇在有关地区承担了不同的社会经济职能,并成为殖民者向新大陆扩张的核心和行动基地,被殖民国家也将其视为殖民帝国的政治宗教核心。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网一直存在到殖民地末期,并保持到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由于外部因素的推动,如初级产品的出口高潮、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增加、欧洲移民的涌入等,尤其是“欧洲市场和企业对拉美能够生产的各类食品和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求”[18],拉丁美洲开始了传统城市模式的扩展。这一时期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商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城市化速度远远先于工业化,尤其是吸纳了大部分外国投资且拥有大量消费居民的各国首都和沿海城市。但是由于这种种变化的内在局限和虚弱性,特别是“很少涉及城市工业能力的增强”[19],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时期拉丁美洲的城市化虽然进展迅速、如火如荼,但只是量的变化,难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拉美国家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随着拉美国家普遍走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拉美地区的城镇化也进入一个空前的高潮,城市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拉美城市人口增加45%,1970—1980年增加43.6%,1980—1990年增加40.3%[20],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21],即一定程度的城市化失控,这种过度城市化的情形一直持续到现在。

拉美地区的过度城市化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国家制度的不完善、宏观政策的失误、政府缺乏足够的控制力等因素,使结束殖民统治和战后洗礼的拉美各国的重建之路异常艰难,无法有效解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拉美传统社会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是殖民时代的传统观念对本地区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盲目向往和模仿西方国家的富裕生活,但缺乏勤劳踏实、苦干实干的建设作风;农村土地改革的失败使农村无法吸纳过多的劳动力,加之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城市的美好生活,使大多数失去土地的农民盲目涌入少数大中城市,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而造成城市化高数字,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拉美“过度城市化”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爆炸”堪称世界第一。如果以人口比例为标准的城市化水平而言,拉丁美洲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市化刚刚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32%,1990年即突飞猛进到71.2%,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75%,接近欧洲的水平。相比较而言,欧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40%上升到60%用了50年,而拉丁美洲实现同样的跨越则仅仅用了25年[22]。2010年,拉美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北美的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换言之,拉丁美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城镇化的高速阶段,其城市化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无几,有些甚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已经超过90%。单以人口而论,拉丁美洲地区某些国家的首都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墨西哥城等已跻身世界最大城市行列。二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城市化水平过分超过工业化水平。以学界和实务界通行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即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的比例来衡量,拉丁美洲已经超过了2.5,而世界平均数则低于1.5,远远低于拉丁美洲。(www.xing528.com)

拉丁美洲国家的高度城市化虽然对这一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绵不绝的负面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影响着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并为其后续发展埋下诸多隐患。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困化。在巴西两个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居住在贫民窟的居民分别占城市总人口的22%和20%;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居住在“非正规住房”的居民占该城市总人口的40%;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和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居住在“非正规住房”的居民达50%,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则高达59%。[23]种种数字显示,拉美大城市的贫困状况已经普遍化。二是非正规就业人员数量庞大,收入不稳定。受国家资源条件和政策变化影响,拉美地区有相当部分人员处于亦工亦农的边缘地带,季节性很强,难以清晰界定就业和失业的界线,导致拉美城市的失业率很高。“一个相当大的非正规部门及其多种表现形式的存在,是当今拉美城市经济的典型特点”。[24]三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由于人口的爆炸性压力、就业市场不足、传统社保制度的“碎片化”等因素的存在,拉丁美洲许多城市的社保制度和福利制度均面临着空前的制度短缺和财务压力。在此情况下,有些国家被迫开始进行社保制度私有化改革。但是由于庞大的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存在,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保制度覆盖率不高反低,为拉美地区的减贫带来极大的困难,使得拉美地区贫困率居高不下。迄今为止,拉美仍是世界上贫困化程度和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仍有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5]四是城镇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小城镇发展不充分,导致城市首位度极高,尤其是首都。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导致拉丁美洲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人口集中于首都成为拉美普遍存在的现象。迄今为止,拉丁美洲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近40个,超过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并不罕见,如墨西哥城、蒙得维的亚、圣保罗等,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没有就业支撑,出现大量社会问题,如就业危机、贫民窟现象、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基础设施压力过大等,而乡村由于空心化而愈加贫困。所以拉丁美洲国家的城市化在某种程度是一种贫困人口的空间平移。

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言,虽然经济在发展、城市数量和人口在增加,但拉丁美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地摒弃已存在几个世纪的殖民地时代的社会经济遗产,轻而易举地弥补落后于现代化、初级技术与先进技术之间的裂隙。拉美城市化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种没有工业化的传统城市的扩展,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些城市所承担的也仍然是商业、官僚机构和初级工业活动中心等传统功能,没有彻底完成现代城市的转型和提升。至于这些城市未来是发展还是停滞,“主要取决于这些城市及它们所在的地区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